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市场与梦幻的技艺—张悦然论

发布时间:2020-02-09 08:33
【摘要】:从2000年至今,“80后”作家群走过了一段迅速蹿红、逐渐分流又沉寂的历程,张悦然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她出道于“新概念作文大赛”,凭借梦幻感伤的文笔和美丽的外表走红市场。成名伊始,张悦然便声言做一名“纯文学作家”,这种写作迹象日益明显,它跟张悦然的市场形象产生了意味深长的“对话”与冲突。张究竟系“实力派”的纯文学作家,还是市场打造、青睐的“玉女”偶像?本文从张悦然的言行举止、读者的回应及分化,文坛评论和媒体解读等诸多层面呈现了张悦然从“玉女”到“纯文学作家”形象转变的过程,分析市场与张创作之间的互动以及张悦然“纯文学”诉求的实质;通过追踪张悦然写作变化的轨迹,剖析其梦幻构思、审美至上思维背后的文化动因。张悦然的写作风格与现代媒介的渗透普及息息相关。它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当下青春亚文化心理的特点:历史的迷失、小资的自恋与世故等,这也是一个时代文学发展的困境所在。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6.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冬静;;张悦然小说的修辞艺术论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07期

2 孔令柱;;张悦然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探析[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3 徐歪歪;儿童不易,张悦然不易[J];同学;2005年09期

4 赵静;;冷眼阅读张悦然[J];山东文学;2006年02期

5 罗雪挥;刘芳;;张悦然:没有人给我们一条救命的绳索[J];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27期

6 ;张悦然首次撰文反思“80后”[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年36期

7 山水梅子;;张悦然:让走失的葵花重新盛开[J];人生与伴侣(下半月版);2008年12期

8 张琰;;张悦然小说创作中的孤独意识和忧伤情结探析[J];西江月;2010年02期

9 刘波;;一只纯文学的“潜力股”——评张悦然[J];新作文(高中作文指南);2011年03期

10 赵小川;;张悦然: 只是一个俗妞[J];东西南北(大学生);2004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熙涵;;当“80后”遭遇前辈作家[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5.5)[C];2005年

2 白烨;;“80后”的现状与未来[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5.3)[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秀娟;张悦然:把最好的年华献给文学[N];文艺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陈熙涵;张悦然首次撰文反思“80后”[N];文汇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李卿;张悦然:卖梦为生呓语生涯[N];乌鲁木齐晚报(汉);2010年

4 卧崂子;张悦然,纯文学不是喊出来的[N];文学报;2005年

5 ;张悦然:写作只为稀释寂寞[N];中华读书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陈香;张悦然:“80后”文化标本们面临挑战[N];中华读书报;2007年

7 盛韵 石剑峰;张悦然谈八○后作家办刊[N];东方早报;2011年

8 霍艳;张悦然:一个青春作家的成长轨迹[N];文艺报;2013年

9 采访者:本报记者 吴小莉 受访者:张悦然;张悦然:文字改变我的容貌和气质[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10 广文;张悦然等29位作家受聘北京作协[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舒;市场与梦幻的技艺—张悦然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2 张琰;张悦然小说论[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彭盼;张悦然小说中的比喻修辞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4 李佳恩;张悦然小说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5 程瑞瑞;忧伤青春的另类歌者[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钟澄安;张悦然小说的青春世界:困境中的人性关怀与唯美救赎[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7 王芳;试论张悦然小说的阴郁性书写[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8 匡杨乐;张悦然小说语言的超常搭配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9 董爱红;张悦然与春树小说比较研究[D];聊城大学;2014年

10 左宇;爱的缺失与寻觅[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777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5777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a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