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玉屑》的唐诗观研究
本文关键词:《诗人玉屑》的唐诗观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唐诗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体裁的一种,无论创作数量和艺术成就,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唐诗研究也成为后人关注的焦点之一。唐宋诗歌前后相继,宋人对于唐诗的研究鞭辟入里,达到了很高成就,诗话中的唐诗观层出不穷。魏庆之生活于南宋末年,其代表作《诗人玉屑》历来被视为宋代诗话的集大成之作,因在宋末辑录方辑录成册,故对于前人观点及诗评的借鉴和和吸收都比较多。其十四、十五、十六三卷集中辑录了唐代众位诗人的相关评述。其中李杜单列一卷,李杜之后的诸位诗人辑成两卷。《诗人玉屑》主要条目皆源自前人诗话,自身诗评相对较少。但这种辑录方式不能掩盖该著作中体现的唐诗观念。作者在卷帙浩繁的诗评中有选择性地辑录,将不同作品和作者的诗歌评述按照特定的内涵编排在一起,正好能集中体现《诗人玉屑》的诗学观念,而第十四至第十六卷集中体现了其唐诗观念,盛唐为尊、崇杜抑李、肯定中晚唐诸家等观念都在这部分得以展示。当然,前十二章关于师法部分和散见于其他部分的诗评,亦有不少论述唐人,这些共同构成了《诗人玉屑》的唐诗观。《诗人玉屑》的唐诗观产生既有一定的历史因素,又与诗人自身的思想有极大关联,诗歌的发展流变、宋代诗学的兴盛、魏庆之所受教育及当时的社会氛围,都影响者该著作唐诗观念的形成。而著作中的唐诗观念,又对后代的唐诗学产生了不小影响,无论唐诗分期还是后代唐诗学研究,或多或少都受《诗人玉屑》影响。当然,在论述其影响时,对于《诗人玉屑》作为宋代诗话的集大成著作,其不足之处也不应该回避。
【关键词】:诗人玉屑 唐诗观 原因 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2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6
- 绪论6-9
- 第一章 《诗人玉屑》概述9-11
- 第一节 魏庆之生平、思想与创作9-11
- 一、生平介绍9
- 二、思想与创作9-11
- 第二章 《诗人玉屑》中的唐诗观11-24
- 第一节 盛唐为尊11-17
- 一、尊崇杜诗11-13
- 二、李杜比较—崇杜抑李13-15
- 三、赞赏初唐15-17
- 第二节 唐之晚年17-22
- 一、肯定中唐诸家17-19
- 二、重视晚唐诸家19-22
- 第三节 唐宋诗优劣比较22-24
- 第三章 《诗人玉屑》中唐诗观形成的原因与影响24-39
- 第一节 宋代诗话中唐诗观的发展状况24-27
- 一、宋代诗话的起源与发展24-25
- 二、宋代诗话中唐诗观的特点25-27
- 第二节 《诗人玉屑》中唐诗观形成的原因27-36
- 一、诗歌发展趋势27-29
- 二、社会风气的影响29-36
- 第三节 《诗人玉屑》唐诗观对后世的影响36-39
- 一、唐诗分期的确立及认可36-37
- 二、对后代诗学的影响37-39
- 第四章 《诗人玉屑》的价值与意义39-42
- 第一节 《诗人玉屑》对诗学发展的意义39
- 第二节 《诗人玉屑》与《沧浪诗话》39-41
- 第三节 《诗人玉屑》的不足41-42
- 结语42-43
- 参考文献43-46
- 后记46-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籍成山;一部当代唐诗研究者的必读书——《中国新时期唐诗研究述评》评介[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2 李亮伟;《宋代唐诗学》评介[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年04期
3 胡建次;北宋唐诗研究的展开[J];重庆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4 张起;唐诗研究新成果 著作体例新走向——评张天健先生《唐诗答疑录》[J];杜甫研究学刊;2004年04期
5 王志清;;改革开放30年唐诗研究的态势及走向[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王志清;;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改革开放30年唐诗研究综述[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岳德虎;;唐诗研究的战略分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年08期
8 杨恩成;全国唐诗讨论会在西安举行[J];人文杂志;1982年03期
9 刘倩;首届全国唐诗讨论会问题综述[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3期
10 ;唐诗体派论[J];古典文学知识;199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江美玲;;江西地域文化研究中的新开拓——读《咏赣唐诗征考》[A];艺海探真——论文论著选编[C];2011年
2 董琳;;唐诗翻译与中西文化差异的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江秀如;;对江西唐诗的全面收集与研究——评《江西唐诗征存》[A];艺海探真——论文论著选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静;一部真正意义的唐诗学术发展史[N];河北日报;2004年
2 王静 编辑;唐诗在阅读与批评之中[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3 韩宁;唐诗研究之有益范式[N];中华读书报;2004年
4 杨合林;唐诗学史之“通观”[N];中华读书报;2004年
5 陈尚君;陶敏:一生心力献给唐诗研究[N];中华读书报;2013年
6 云海;唐诗在世界[N];中国民族报;2004年
7 孙微(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学院);新时期的新著[N];人民政协报;2001年
8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吴振华;破解唐诗密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9 黄桂元;“唐诗是用酒熏出来的”[N];中华读书报;2010年
10 朱易安;胸中成见尽消除 一气如云自卷舒[N];光明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思;唐诗盛衰主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孙春青;明代唐诗学[D];南开大学;2005年
3 曾艳红;唐诗丝绸物事及其意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黎氏玄儕;唐诗翻译与越南诗歌体裁之形成及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5 海滨;唐诗与西域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红;元代唐诗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7 钟祥;论南唐诗[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红丽;宋人唐诗观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琛;论王士祯的唐诗观[D];华侨大学;2015年
2 黎家延;《诗人玉屑》的唐诗观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刘文先;唐诗分期刍议[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4 刘志勇;《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唐诗批评渊源考述[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树晓;《四库全书总目》唐诗批评研究[D];汕头大学;2010年
6 郭沫含;明代唐诗文献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7 张梦;宋代唐诗文献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4年
8 王世官;唐诗中的鱼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丁文璨;唐诗中的声乐美[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勇;《唐诗评选》考论[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诗人玉屑》的唐诗观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47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64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