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拟代诗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8 18:10
本文关键词:魏晋拟代诗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纵观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过程,拟代诗的创作在其中扮演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角色。在《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逯钦立就收录了大约68首的拟代作品,在南朝梁萧统《文选》里收录了大约63首拟代诗。其中收录的魏文帝曹丕所作拟代诗约为13首,魏陈思王曹植所作拟代诗约为12首。西晋陆机所作拟代诗约为18首、陶渊明所作拟代诗有12首。这些直观的数据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拟代诗的创作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直都是一个很突出的文学现象。拟代诗作为魏晋文坛上的一大主流,对中国后期模拟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及后世文人的诗歌创作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本文尝试以魏晋拟代诗为研究对象,对“拟代”这一内涵进行辨析,考察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发展情况及其改变,希望能够尽量具体地阐述出魏晋拟代诗在中国古代诗歌史里所起到的重要意义。从汉代的文人以“缘身世之感,披文以入情①”的创作方法开始模拟《诗经》、《楚辞》进而产生了大量的拟骚体,至魏晋时期阮籍、陆机、鲍照等诗人对古诗、汉乐府等作品的模仿创作,到最终促成了六朝时期拟代之风大为盛行的文坛现象,拟代一直是中国文学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魏晋拟代诗划分为“拟乐府诗”、“拟体诗”、“代言诗”和“泛拟诗”四种主要类型。拟代诗的创作实质上是在模拟过程里实现作品持续创新的创造性模拟。这样的自发性的拟代行为除了与诗人自身学习属文的学习目的和在拟作里抒发情感共鸣有关,同时还体现了自身的审美趣味及其文坛当时的审美风向。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力求将魏晋时期的拟代诗总体风貌进行细致深入的叙述。并且将魏晋拟代诗置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次进行了探索与分析。首先,对魏晋拟代诗的文学发展背景和社会文化背景进行考察;其次,本文将拟代诗置于魏晋这一较为突出的时期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和探析,以期能达到准确把握住魏晋时期拟代诗的发展特点。除此以外,笔者还力图能够通过研究魏晋拟代诗发展变化的过程,揭示出魏晋拟代诗得以发展的内部原因及在一过程里文坛审美思想的演进情况。正因为有了前人大量创作的作品作为积淀,诗体才能在持续地继承和创新过程里得到发展与进步。可以说每一种诗体的兴盛都是在前人创作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的。魏晋拟代诗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步伐实现了彬彬之盛的场面。这一时期的拟代诗数量开始增多,并且作品里也开始表现出了高超的表现手法,这都使魏晋拟代诗在古代诗歌史中占据了难以替代的一席之地。魏晋拟代诗不但是继承了汉乐府和古诗的集合体,同时还是魏晋时期的社会背景、政治状况、文化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相互影响造成的文学现象。对魏晋时期拟代诗进行研究能够有力的证明拟代诗是中国古代诗歌史里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之一。
【关键词】:魏晋 拟代诗 创新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22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9
- 前言9-13
- 第一章 拟代诗的发生过程及类型13-24
- 第一节 拟代诗的发生过程14-17
- 一、 学习属文15-16
- 二、 情感共鸣与文学审美16-17
- 三、 托古言志17
- 第二节 拟代诗的类型17-24
- 一、 拟乐府诗18-19
- 二、 拟体诗19-21
- 三、 代言诗21-22
- 四、 泛拟诗22-24
- 第二章 曹魏拟代诗24-45
- 第一节 建安时期拟代诗26-29
- 第二节 《古诗十九首》与拟代诗29-32
- 第三节 三曹拟代诗研究32-45
- 一、曹操拟代诗34-36
- 二、曹丕拟代诗36-41
- 三、曹植拟代诗41-45
- 第三章 两晋拟代诗45-62
- 第一节 西晋傅玄拟代诗47-51
- 第二节 西晋陆机《拟古诗十二首》51-54
- 第三节 东晋陶渊明《拟古诗九首》54-58
- 第四节 两晋拟代诗研究58-62
- 第四章 魏晋拟代诗的新创与文学史意义62-75
- 第一节 魏晋拟代诗的表现形式及技巧64-67
- 第二节 魏晋拟代诗的创作意义67-69
- 第三节 魏晋拟代诗和文人心态及社会背景之关联69-72
- 第四节 魏晋拟代诗对风格流派的影响72-75
- 结语75-76
- 参考文献76-78
- 附录78-8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87-88
- 致谢88
【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庄筱玲;魏晋南北朝拟古诗初探[D];厦门大学;2001年
本文关键词:魏晋拟代诗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27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72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