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小说中的“揭丑”与“怀旧”—对陪都重庆城市想象的两种方式

发布时间:2017-04-01 12:00

  本文关键词:小说中的“揭丑”与“怀旧”—对陪都重庆城市想象的两种方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以1937年以来描写陪都重庆的小说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作家对陪都重庆进行叙事时呈现的不同城市想象方式。本文认为,除对陪都重庆有城市想象的共性外,由于作家个人经历、文化背景、政治倾向及时代差异的影响,不同作家对陪都重庆的城市想象存在显著区别,从而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倾向性:一种是揭丑,一种是怀旧。而想象的两种方式都是在城市实体基础上,构建出观念城市、一个看不见的城市。论文由绪论、主体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问题的缘起、研究价值、研究的现状以及研究方法与难点作了详细的说明。主体部分由三章构成:第一章分析了小说中陪都重庆城市想象的共性,认为想象的共性不仅在城市地理空间上,更在于城市文化及市井人情上。第二章分析了早期作家对陪都重庆的城市想象,认为这一时期作家的城市想象侧重于城市的负面问题,即揭丑。第三章分析了90年代以来作家对陪都重庆的城市想象,认为在市场经济和消费主义的影响下,作家倾向怀旧的方式,对曾被忽视的群体和城市生活侧面进行想象。小结部分,总结作家想象的“陪都”并不真实,而是城市历史和文学想象的复合体,是一种观念的城市。
【关键词】:陪都重庆 城市想象 揭丑 怀旧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4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5
  • 绪论5-10
  • 第一章 陪都重庆城市想象共性10-16
  • 一、山城、码头和防空洞:坚毅的城市性格11-12
  • 二、茶馆舞厅:纷乱中的悠闲12-14
  • 三、“精神堡垒”:不屈服的抗战14-16
  • 第二章 揭丑:早期作家的城市想象16-26
  • 一、希望之城的幻灭16-18
  • 二、暗流:文化差异与冲突18-20
  • 三、异见:政治态度和精神信仰20-22
  • 四、窘困:城市百姓生活22-24
  • 五、“政治讽喻”:城市想象的一种话语指向24-26
  • 第三章、怀旧:90年代以来的城市想象26-34
  • 一、商界:乱世中的民族大义26-28
  • 二、政治禁忌的言说28-30
  • 三、情欲的消费30-31
  • 四、表象:繁华的演绎31-32
  • 五、文化消费:城市想象的一种话语策略32-34
  • 结语34-36
  • 参考文献36-40
  • 后记40-41
  • 作者读研期间发表论文情况41-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季红真;;小说:城市的文体[J];文艺争鸣;2006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鸿声;文学中的上海想象[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小说中的“揭丑”与“怀旧”—对陪都重庆城市想象的两种方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05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805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a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