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忻州“赵氏孤儿传说”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17-04-02 03:09
本文关键词:山西忻州“赵氏孤儿传说”调查报告,,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赵氏孤儿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597年的春秋晋景公时期,以其忠义诚信、舍生忘死的精神,传承于世,深入民心。故事流传时间久,辐射范围广,在前人记述的基础上,经过千百年来后人的不断演绎与加工,形成了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作品,在后世的流播过程中,积淀了中华民族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不断壮大与发展,“赵氏孤儿传说”流传至今,越发夺目耀眼。纪君祥版的元杂剧《赵氏孤儿》是最早传入欧洲的中国古典戏剧,法国作家伏尔泰将其改编为戏剧,取名《中国孤儿》搬上舞台,取得巨大的反响,随即被英、法、德、意、美等国的剧作家经过不断加工并翻译成多个版本,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学史以及戏剧史具有深远影响,也为中西文化交流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外有关“赵氏孤儿传说”的理论研究成果较戏剧影视领域的成熟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而文章将研究对象“赵氏孤儿传说”的范围进一步缩小到忻州区域,通过田野调查与文献整合的研究方法,深入到忻州当地百姓当中去,对忻州“赵氏孤儿传说”的流传轨迹有了一定的认识,形成了对忻州“赵氏孤儿传说”的调查分析报告,具体包括:第一章是概述现阶段“赵氏孤儿传说”在忻州境内的流传情况,重点分析忻州地区的历史沿革和基本环境,并绘制忻州“赵氏孤儿传说”流布区域图;第二章通过介绍忻州“赵氏孤儿传说”相关历史文化环境,分析当地文化与赵氏孤儿之间的联系;第三章着重对忻州“赵氏孤儿传说”的相关内容进行全面调查,其中包含:文献方志、传说故事、石刻碑文、民俗活动、遗址遗迹、诗文名篇等;第四章是对忻州“赵氏孤儿传说”基本传承情况调查;并以附录的形式汇总整理调查过程中搜集到的民间传说、图片等资料。笔者希望此份调查报告,不仅使人们更加了解忻州“赵氏孤儿传说”的丰富内涵,而且可以完善全省“赵氏孤儿传说”的文化内容,推动全国“赵氏孤儿传说”的传承研究,同时也期望进一步促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道德传统的推广与传播。
【关键词】:忻州 调查报告 赵氏孤儿传说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7
【目录】:
- 中文摘要8-9
- ABSTRACT9-11
- 引言11-14
- 第一章 山西忻州“赵氏孤儿传说”的基本内容及流布区域14-18
- 1.1 忻州地区“赵氏孤儿传说”概况14-15
- 1.1.1 忻州地区简述14
- 1.1.2 忻州“赵氏孤儿传说”基本内容14-15
- 1.2 流布区域15-18
- 第二章 山西忻州“赵氏孤儿传说”相关历史文化环境分析18-21
- 2.1 忠义诚信文化18-19
- 2.2 九原冈墓群19
- 2.3 谣谚传说文化19-21
- 第三章 山西忻州“赵氏孤儿传说”文化承载形式21-45
- 3.1 有关“赵氏孤儿传说”的史志文献21-26
- 3.1.1 正史文献21-22
- 3.1.2 地方志文献22-26
- 3.1.3 相关史料文献26
- 3.2 有关“赵氏孤儿传说”的民间传说26-28
- 3.2.1 历史事件发生类27
- 3.2.2 “程婴”化身为“神”的神话类27
- 3.2.3 “韩厥”英勇仗义之举类27-28
- 3.2.4 藏孤救孤遗迹类28
- 3.3 有关“赵氏孤儿传说”的碑刻碑文28-34
- 3.3.1 程侯山元代程婴碑残文28-29
- 3.3.2 公孙祠记29-31
- 3.3.3 续修七贤庙碑记31-32
- 3.3.4 七贤庙重修碑记32-33
- 3.3.5 苍山大王庙碑记33-34
- 3.4 有关“赵氏孤儿传说”的民风民俗34-35
- 3.4.1 南关程婴文化节34
- 3.4.2 北赵庙会的由来34-35
- 3.4.3 阿后庙庙会35
- 3.5 有关“赵氏孤儿传说”的遗址遗迹35-41
- 3.5.1 以程婴、公孙杵臼和韩厥三义士为内容35-39
- 3.5.2 以七位贤士为内容39-40
- 3.5.3 以祀赵孤、藏赵孤之处40-41
- 3.6 有关“赵氏孤儿传说”的诗文题咏41-45
- 第四章 山西忻州“赵氏孤儿传说”传承情况45-49
- 4.1 传承方式45
- 4.2 传承中存在的问题45-46
- 4.3 传承发展与传播46-49
- 结语49-51
- 附录1 山西忻州“赵氏孤儿传说”民间故事51-73
- 附录2 图片资料73-77
- 附录3 汉语国际教学教案77-79
- 参考文献79-81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81-82
- 致谢82-83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83-84
- 承诺书84-85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隆文;;“垣”字圜钱地望考辨[J];安徽钱币;2008年02期
2 董建琦;;忻州“挠羊”运动的发展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12期
3 吕轶芳;;近代偏头关水上商运考——以关河口渡为例[J];沧桑;2009年01期
4 杜平;李艳蓉;王志英;;元好问生平踪迹考[J];沧桑;2010年12期
5 y囆悴
本文编号:2817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81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