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前期词创作观念及创作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0 15:40
从整个词史来看,北宋前期虽然不是宋词的巅峰阶段,但却在词史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北宋前期儒学复兴,又承袭了晚唐五代、南唐词风,受此影响,北宋前期文人的词体创作具有以精英文化为主,市民文化为辅的二维复合思维特征,从而形成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局面,共同促进了北宋前期词文化的全面兴盛。目前学界已经意识到了北宋前期词的不可或缺性,并且开始聚拢研究视角,但是对于北宋前期词创作观念及创作实践未做全面、集中的探究。有鉴于此,本文将北宋前期词置于历史、文化与文学发展的交汇点上,立足于文人人格心态的构建并对北宋前期词创作观念及创作实践予以研究,以期为北宋前期词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将通过以下四个章节来论述:第一章主要论述北宋前期词多元创作观念的生成及发展。主要体现在北宋前期词延续了晚唐五代遣宾娱兴功能,继承了崇文尊儒的文道传统,最后确立了雅俗并存的审美观念。第二章主要论述北宋前期词多元创作观念形成的原因,主要有诗、四六文、词三种文体在互通竞争中共同促进发展,因而萌生了文体互通观念。道统与士风环境的重建、传统文人精神与新型市民文化的碰撞三方面构成。第三章主要论述北宋前期词的创作实践,主要体现在言志与抒情相互...
【文章来源】:北方民族大学宁夏回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论文创新点
第一章 北宋前期词多元创作观念的生成及发展
第一节 遣宾娱兴功能的延续
第二节 崇文尊儒文道传统的继承
第三节 雅俗并存审美观念的确立
第二章 北宋前期词多元创作观念形成原因
第一节 文体互通观念的萌生
第二节 道统与士风环境的重建
第三节 传统文人精神与新型市民文化的碰撞
第三章 北宋前期词的创作实践
第一节 言志与抒情的相互渗透
第二节 代言体抒情转为自我抒情模式
第三节 闲雅情思与忧患情怀的双重意蕴
第四节 正统观念与世俗情怀并存的雅俗并济
第四章 北宋前期词创作观念及创作实践的意义
第一节 拓展了词体的表现功能
第二节 确立了北宋词的主体意识
第三节 推动了词体审美的转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纸短情长——“宰相词人”晏殊词的哲思化取向[J]. 熊瑶结,贺昱. 名作欣赏. 2018(27)
[2]叙事视角转换与词的抒情主体之嬗变——以晚唐五代和北宋前中期词为中心[J]. 蔡龙威,李静.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3]论文学雅俗观——以宋代文学为中心[J]. 凌郁之.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4]论张先词的艺术创新[J]. 刘华民.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8(09)
[5]词集的出现与词之主体风格的形成——试论晚唐五代词体演进的一个重要标志[J]. 董希平.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6)
[6]论北宋前期词新题材的主体性[J]. 廖泓泉.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2)
[7]词境的拓展与深化——从四首词的分析看晚唐五代词的发展[J]. 成松柳. 湖南社会科学. 2002(06)
[8]略论晚唐五代词对正统文化的背离和修补[J]. 杨海明. 文学遗产. 2001(03)
[9]简论晏殊欧阳修的词学观及词作风格[J]. 邱昌员.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9(04)
[10]论北宋前期词的过渡意义[J]. 邹志勇,韩晓东. 晋阳学刊. 1997(02)
博士论文
[1]北宋仁宗词坛研究[D]. 魏玮.陕西师范大学 2012
[2]欧阳修的文学世界与生命情境[D]. 陈湘琳.复旦大学 2010
[3]北宋前中期诗词风貌与文化生态[D]. 王培友.首都师范大学 2008
[4]两宋俗词研究[D]. 曲向红.山东师范大学 2007
[5]流变与审美视域中的唐宋艳情词[D]. 蒋晓城.苏州大学 2004
[6]北宋前期词研究[D]. 廖泓泉.华东师范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北宋文道关系的发展与文学思潮的变迁[D]. 张翼驰.陕西师范大学 2015
[2]晏殊诗词比较研究[D]. 连超凡.福建师范大学 2013
[3]唐宋变革下的“骫骳从俗”[D]. 张博.北京大学 2012
[4]北宋“正人艳词”研究[D]. 林倩帆.广西大学 2012
[5]北宋词本事研究[D]. 郝青.河北师范大学 2012
[6]柳永雅俗词评议[D]. 徐巧.中南民族大学 2011
[7]论张先词的文化意蕴[D]. 袁雪清.东北师范大学 2010
[8]北宋社会文化的发展与柳永词研究[D]. 乐芳.陕西理工学院 2010
[9]论北宋前期词人的功名观及其创作[D]. 章继成.苏州大学 2009
[10]北宋前期的慢词[D]. 陈炜敏.首都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08949
【文章来源】:北方民族大学宁夏回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论文创新点
第一章 北宋前期词多元创作观念的生成及发展
第一节 遣宾娱兴功能的延续
第二节 崇文尊儒文道传统的继承
第三节 雅俗并存审美观念的确立
第二章 北宋前期词多元创作观念形成原因
第一节 文体互通观念的萌生
第二节 道统与士风环境的重建
第三节 传统文人精神与新型市民文化的碰撞
第三章 北宋前期词的创作实践
第一节 言志与抒情的相互渗透
第二节 代言体抒情转为自我抒情模式
第三节 闲雅情思与忧患情怀的双重意蕴
第四节 正统观念与世俗情怀并存的雅俗并济
第四章 北宋前期词创作观念及创作实践的意义
第一节 拓展了词体的表现功能
第二节 确立了北宋词的主体意识
第三节 推动了词体审美的转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纸短情长——“宰相词人”晏殊词的哲思化取向[J]. 熊瑶结,贺昱. 名作欣赏. 2018(27)
[2]叙事视角转换与词的抒情主体之嬗变——以晚唐五代和北宋前中期词为中心[J]. 蔡龙威,李静.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3]论文学雅俗观——以宋代文学为中心[J]. 凌郁之.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4]论张先词的艺术创新[J]. 刘华民.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8(09)
[5]词集的出现与词之主体风格的形成——试论晚唐五代词体演进的一个重要标志[J]. 董希平.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6)
[6]论北宋前期词新题材的主体性[J]. 廖泓泉.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2)
[7]词境的拓展与深化——从四首词的分析看晚唐五代词的发展[J]. 成松柳. 湖南社会科学. 2002(06)
[8]略论晚唐五代词对正统文化的背离和修补[J]. 杨海明. 文学遗产. 2001(03)
[9]简论晏殊欧阳修的词学观及词作风格[J]. 邱昌员.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9(04)
[10]论北宋前期词的过渡意义[J]. 邹志勇,韩晓东. 晋阳学刊. 1997(02)
博士论文
[1]北宋仁宗词坛研究[D]. 魏玮.陕西师范大学 2012
[2]欧阳修的文学世界与生命情境[D]. 陈湘琳.复旦大学 2010
[3]北宋前中期诗词风貌与文化生态[D]. 王培友.首都师范大学 2008
[4]两宋俗词研究[D]. 曲向红.山东师范大学 2007
[5]流变与审美视域中的唐宋艳情词[D]. 蒋晓城.苏州大学 2004
[6]北宋前期词研究[D]. 廖泓泉.华东师范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北宋文道关系的发展与文学思潮的变迁[D]. 张翼驰.陕西师范大学 2015
[2]晏殊诗词比较研究[D]. 连超凡.福建师范大学 2013
[3]唐宋变革下的“骫骳从俗”[D]. 张博.北京大学 2012
[4]北宋“正人艳词”研究[D]. 林倩帆.广西大学 2012
[5]北宋词本事研究[D]. 郝青.河北师范大学 2012
[6]柳永雅俗词评议[D]. 徐巧.中南民族大学 2011
[7]论张先词的文化意蕴[D]. 袁雪清.东北师范大学 2010
[8]北宋社会文化的发展与柳永词研究[D]. 乐芳.陕西理工学院 2010
[9]论北宋前期词人的功名观及其创作[D]. 章继成.苏州大学 2009
[10]北宋前期的慢词[D]. 陈炜敏.首都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089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908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