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创世史诗《濮祖经》研究
本文关键词:仡佬族创世史诗《濮祖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仡佬族是云贵高原中部的一个古老民族,主要居住在贵州省遵义市的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安顺市、六盘水市等县市,其余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和云南等省、自治区。学术界一直认为,仡佬族没有体系完备的文字,关于本民族的历史记忆,多数保留在民间传说和神话当中。但是两部仡佬族创世史诗《濮祖经》和《九天大濮实录》的出现,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广泛关注。这两本古籍共有400多页,4万余字。前者以仡佬族发展和重大事件为主题,记载了从传说时代到宋朝仡佬族先民部落大头人和王族的政事以及发明创造;而后者主要记载了仡佬先民的起源、建国、兴盛衰落以及仡佬族先民的丰功伟绩和卓越贡献,对仡佬族的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有非常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在李庆福老师的指导下,我决定以仡佬族创世史诗《濮祖经》为研究对象,依据仡佬族主要聚居区的田野调查,结合当地文献、碑刻和民间神话传说等作为论证资料,探讨仡佬族创世史诗《濮祖经》的文化内涵、民俗事象、社会功能,以及如何传承保护《濮祖经》的问题。全文主要有绪论、正文、结语和附录四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交代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选题意义、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等。第一章主要探讨了仡佬族创世史诗《濮祖经》的文化内涵,包括文化创造、自然崇拜、英雄崇拜以及“和合”思想等。第二章主要探讨了仡佬族创世史诗《濮祖经》的社会功能,包括民族认同功能、道德教化功能、语言文字功能与审美娱乐功能等。第三章主要探讨了《濮祖经》的传承和保护,包括传承现状、保护的意义和保护的措施等。结语部分总结了以上章节的主要内容,得出结论。
【关键词】:仡佬族 《濮祖经》 文化内涵 社会功能 传承与保护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22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1
- 绪论11-18
- 一、研究背景11
- 二、文献综述11-14
- (一)国内研究现状12-14
- (二)国外研究现状14
- 三、选题意义14-16
- (一)理论意义15
- (二)现实意义15-16
- 四、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16-17
- (一)研究对象16
- (二)研究方法16-17
- (三)创新之处17
- 五、材料来源及使用17-18
- 第一章 《濮祖经》的文化内涵18-32
- 一、文化创造18-23
- (一)结绳记事18-19
- (二)生活工具19-20
- (三)医药发明20-21
- (四)体育游戏21-23
- 二、自然崇拜23-26
- (一)竹崇拜23-25
- (二)神鹰与葫芦崇拜25-26
- 三、英雄崇拜26-29
- (一)创世英雄崇拜27-28
- (二)氏族英雄崇拜28-29
- 四、“和合”思想29-32
- (一)“六合”文化节29-30
- (二)六合宴30
- (三)百合花30-32
- 第二章 《濮祖经》的社会功能32-40
- 一、民族认同功能32-34
- (一)本民族认同功能32-33
- (二)中华民族认同功能33-34
- 二、道德教化功能34-35
- (一)家庭伦理规范功能34
- (二)社会伦理规范功能34-35
- 三、语言文字功能35-37
- (一)文化传承功能36-37
- (二)信息传播功能37
- 四、审美娱乐功能37-40
- (一)审美功能38
- (二)娱乐功能38-40
- 第三章 《濮祖经》的传承与保护40-52
- 一、传承方式40-42
- (一)血脉传承40-41
- (二)神巫传承41
- (三)集体传承41-42
- 二、传承场域的变迁42-48
- (一)原始传承场域43-46
- (二)现代传承场域46-48
- 三、保护的意义与措施48-52
- (一)保护的意义48
- (二)保护的措施48-52
- 结语52-53
- 参考文献53-58
- 致谢58-60
- 附录A:关于《濮祖经》的鉴定60-63
- 附录B:语言观念调查表63-65
- 附录C: 主要访谈对象情况65-68
- 附录D:田野调查部分采访照片68-75
- 附录E: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的学术实践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滇民;;景颇族创世史诗《创世纪》概述[J];全国新书目;2002年07期
2 杨春华;彝族创世史诗中的历史观、信仰观与伦理观[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孔令琼;;试析云南少数民族创世史诗的人文特质[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S2期
4 蒋星梅;;彝族创世史诗《冷斋调》的死亡文化解析[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李子贤;;从创世神话到创世史诗——中国西南地区产生创世史诗群落的阐释[J];百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王继英;;历史的重组:侗族创世史诗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7 杨云燕;;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的思维结构解读[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7期
8 李子贤;创世史诗产生时代刍议[J];思想战线;1981年01期
9 潜明兹;创世史诗的美学意义初探[J];思想战线;1981年02期
10 李子贤;试论创世史诗的特征[J];思想战线;198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绍东;;佤族和景颇族创世史诗的对比[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进祥;写有信仰的文字[N];文艺报;2014年
2 保旭 史广林;云南楚雄大力保护彝族创世史诗[N];中国民族报;2009年
3 通讯员 韩海娥;《人类和万物的起源》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N];大理日报(汉);2010年
4 任爱国 李秀桦;神农架与“汉民族创世史诗”[N];南方周末;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毕泗庆;仡佬族创世史诗《濮祖经》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5年
2 马国伟;彝、纳西创世史诗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3 林容宇;一曲谱写祖先艰苦创世的赞歌[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4 施蓉蓉;彝族阿细人的民族文学传承[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仡佬族创世史诗《濮祖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11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91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