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知识空间中的《西游记》:从耶稣会士到泰奥多尔·帕威
发布时间:2020-12-20 09:56
本文旨在以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科学知识史角度来研究《西游记》在法国19世纪的知识空间里的位置。笔者追溯了从耶稣会士进入中国到法国大革命后现代学术体制建立这一历史进程中,从传教士汉学到体制语文学的诞生,西方主体看待中国的目光形成的经过。自耶稣会士进入中国传教以来直到19世纪初,欧洲的知识的范式逐渐形成,在其中解释自然发展(以林奈和布封为例)和研究人类精神(以孔狄亚克和孔多塞为例)的知识互相交织,乃至于在两者间难以画出一条清晰的界线。另一方面,王权和教权也逐步让位于相对独立的学术机构,从而提高了知识的形式化程度。西方首位体制汉学家雷慕沙的法兰西公学院就职演说就是上述现象的一个例证,该演说说明了当时的汉学知识正是处在如此的自然—人文知识型中。而以首位注意到《西游记》法国东方学家泰奥多尔·帕威为代表范例,笔者着力于揭示法国汉学界对于该小说的认识是如何被安置在19世纪法国的人文科学的整体场域里。在这个为历史进步论(人文知识)和科学人种观(自然知识)的思想所占领的场域,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被这两种主流思想排挤到了宏伟的知识地图的边缘地带。在对这段历史的叙述中,值得注意的不仅仅是知识话语的流通而衍...
【文章来源】: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0年03期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引言:知识的获取
一、教宗与国王的荣光
二、学术体制中的东方学
三、语文学:在精神哲学和自然哲学之间
四、法国知识空间中的《西游?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文化的世界性意义——以启蒙思想与中国文化关系为视角[J]. 张西平.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19(03)
本文编号:2927662
【文章来源】: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0年03期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引言:知识的获取
一、教宗与国王的荣光
二、学术体制中的东方学
三、语文学:在精神哲学和自然哲学之间
四、法国知识空间中的《西游?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文化的世界性意义——以启蒙思想与中国文化关系为视角[J]. 张西平.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19(03)
本文编号:29276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927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