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幼者本位”看《社戏》的“戏外之戏”
发布时间:2020-12-26 13:11
《社戏》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中最后一篇文章,通过描写鲁镇儿童欢愉纯真的玩耍与看社戏的经历,刻画了一幅温情的乡村画卷。"我"从爱看戏到觉得不适于在戏台下生存的变化,其实也是"我"人生之戏的一部分。《社戏》中,社戏是台上之戏,"我"和伙伴们愉快的玩耍经历以及长大后"我"在戏台下的反应则是台下之戏、戏外之戏。从"幼者本位"角度看,这出"戏外之戏"表现了"我"所经历的不同生活对"我"的影响,替《狂人日记》中"救救孩子"的呐喊发出回响。
【文章来源】:戏剧之家. 2020年22期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幼年时在戏台之下:惬意欢愉
二、成年后在戏台之下:焦虑不适
三、变化缘由:从“幼者本位”角度来看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鲁迅“幼者本位”儿童教育思想探析[J]. 张迎春,王永丽.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32)
[2]《呐喊》谈丛·《社戏》[J]. 孙伏园. 鲁迅研究月刊. 2011(03)
本文编号:2939764
【文章来源】:戏剧之家. 2020年22期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幼年时在戏台之下:惬意欢愉
二、成年后在戏台之下:焦虑不适
三、变化缘由:从“幼者本位”角度来看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鲁迅“幼者本位”儿童教育思想探析[J]. 张迎春,王永丽.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32)
[2]《呐喊》谈丛·《社戏》[J]. 孙伏园. 鲁迅研究月刊. 2011(03)
本文编号:29397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939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