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新潮”诗歌国家形象建构多样化样态与隐性书写
发布时间:2020-12-30 14:44
198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时代精神悄然转向以差异性与多样性思维模式为主体的后现代性场域,朦胧诗退潮,"后新潮"诗歌兴起,新诗中的国家形象建构也随之出现了多样化与泛化倾向。"后新潮"诗歌国家形象建构呈现多样化样态,有对传统国家形象的解构性书写与现代性反思,也有以昂扬的生命信念对诗意祖国的书写。"后新潮"诗歌国家形象的泛化倾向则主要体现在通过日常生活审美化原则对于国家形象的隐性书写当中。在全球化时代,新诗中的国家形象建构这种多样化与泛化的书写倾向对于呈现真实中国图景具有重要的现实与借鉴意义。
【文章来源】: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0年09期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时代氛围的转换与国家形象的泛化
二、“后新潮”诗歌国家形象的多样面孔
三、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国家形象建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艺术中的国家形象[J]. 周宪. 艺术学研究. 2008(00)
[2]国家形象概论[J]. 张法. 文艺争鸣. 2008(07)
[3]诗与国家神话[J]. 南帆. 南方文坛. 1999(04)
[4]中国第三代诗歌后现代倾向的观察[J]. 孙基林. 文史哲. 1994(02)
本文编号:2947821
【文章来源】: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0年09期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时代氛围的转换与国家形象的泛化
二、“后新潮”诗歌国家形象的多样面孔
三、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国家形象建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艺术中的国家形象[J]. 周宪. 艺术学研究. 2008(00)
[2]国家形象概论[J]. 张法. 文艺争鸣. 2008(07)
[3]诗与国家神话[J]. 南帆. 南方文坛. 1999(04)
[4]中国第三代诗歌后现代倾向的观察[J]. 孙基林. 文史哲. 1994(02)
本文编号:29478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947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