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民初文学的内源性变革——以《小说新报》为例

发布时间:2021-01-24 06:09
  依据马克思的历史进化论、马克斯·韦伯的社会文化理论和塔尔科特·帕森斯的结构功能论,以民初文学本位观和钱穆、余英时等人的"内在理路"研究方法考察民初大型通俗文学期刊《小说新报》,可以发现民初文学表现出凸显文学"小传统"的内源性变革特征。从历时性看,民初文学具有自身发展的"内在理路";从共时性看,民初文学的结构形态表现为新旧文学体系的融合体。就小说而言,其历史演进使小说文体从"小传统"变为"大传统",而与"五四"新文学这个"大传统"相比,以通俗小说为主体的民初小说仍然是"小传统"。 

【文章来源】: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20,34(05)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民初文学内源性变革的理论基础
二、“小传统”与“大传统”
三、“民初文学本位观”及“内在理路”研究法
四、民初文学的结构形态
五、民初小说的内源性变革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西欧现代化的“内源性”的反思[J]. 尹保云.  史学月刊. 2006(07)
[2]能否换个角度来看[J]. 樊骏.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1(02)
[3]“小说”界说[J]. 石昌渝.  文学遗产. 1994(01)
[4]塔尔科特·帕森斯[J]. 张健吾.  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 1982(02)



本文编号:29967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9967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2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