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由先验范型到经验模式——贾宝玉为什么又做“太虚幻境梦”

发布时间:2021-02-01 20:42
  《红楼梦》两次写到了贾宝玉的"太虚幻境梦"。曹雪芹是在用两个"太虚幻境梦"表现贾宝玉的生命体验和心理内容。第一次"太虚幻境梦"是以梦的方式对集体无意识原型的表现,是贾宝玉的"原型之梦";第二次"太虚幻境梦"是贾宝玉深深体验到的命运悲剧原型的投射。由第一次"太虚幻境梦"到第二次"太虚幻境梦",这中间经历了贾宝玉心理原型的"榫卯"与现实的"榫头"的逐渐契合,使贾宝玉的心理原型由先验的范型转变成了经验的模式,使潜意识转变成了意识,使梦幻形式转变成了真实的现实。两次"太虚幻境梦"使贾宝玉产生了痛彻骨髓的悲凉感,最终导致他出家并重返大荒山,从而使《红楼梦》的悲剧主题表现得更为深邃凝重。 

【文章来源】: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48(05)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太虚幻境梦”成为贾宝玉的心理基础
二、“太虚幻境梦”与现实的心理联系
三、第二次“太虚幻境梦”是贾宝玉生命感受的象征



本文编号:30134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0134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6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