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西部文学新变——以弋舟、马金莲、高建群、红柯、周瑄璞的小说创作为例
发布时间:2021-02-27 08:35
新世纪二十年,传统西部文学的精神文化特征在淡化消解,甚至在文学作品中作为其显现物和象征物的时空和地理环境的"西部",也逐渐丧失其原有样貌。这一切源于近二三十年中国社会的急速转型和发展。急速的社会转型和发展改变着西部,也冲击着西部作家的精神世界,并带来文学的改变。文章以弋舟、马金莲、高建群、红柯、周瑄璞的创作为例,探析了西部文学新世纪的新变,及其背后的原因、未来发展可能等。
【文章来源】: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5(03)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西部”的淡化
二、“西部”淡化的原因
三、西部文学新变下的可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部形象”及其人文话语批判[J]. 牛学智. 当代文坛. 2016(06)
[2]论红柯小说创作新变[J]. 李勇. 小说评论. 2009(06)
[3]中国西部文学研究三十年[J]. 李继凯. 文学评论. 2008(04)
[4]论西部作家的文学精神[J]. 赵学勇,王贵禄. 甘肃社会科学. 2005(04)
[5]西部精神与西部文学[J]. 李星. 唐都学刊. 2004(06)
[6]新文学地理中的西部高地[J]. 李震.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6)
本文编号:3053970
【文章来源】: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5(03)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西部”的淡化
二、“西部”淡化的原因
三、西部文学新变下的可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部形象”及其人文话语批判[J]. 牛学智. 当代文坛. 2016(06)
[2]论红柯小说创作新变[J]. 李勇. 小说评论. 2009(06)
[3]中国西部文学研究三十年[J]. 李继凯. 文学评论. 2008(04)
[4]论西部作家的文学精神[J]. 赵学勇,王贵禄. 甘肃社会科学. 2005(04)
[5]西部精神与西部文学[J]. 李星. 唐都学刊. 2004(06)
[6]新文学地理中的西部高地[J]. 李震.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6)
本文编号:30539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053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