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借鉴《世说新语》四题
发布时间:2021-04-06 16:26
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转益多师,作者善于从古代典籍乃至前人诗文中取资,借鉴有关语词、句式、典故并有意点缀于情节展开或人物对话乃至"异史氏曰"的相关评论中,这对于烘托小说情韵、营造某种意境不可或缺,并增加了小说文言修辞、叙事的典雅之趣。南朝宋刘义庆的志人小说《世说新语》,凸显魏晋风流诸多韵致,其文学书写为蒲松龄所喜好并效法,无论略貌取神、借意相发,还是使事用典、炼字取词,都体现了《聊斋志异》借鉴《世说新语》的独到之处。将之略加分类并条分缕析,对于今人探讨蒲松龄小说创作方法与构思过程皆大有助益。
【文章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6(04)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略貌取神
二、借意相发
三、使事用典
四、炼字取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深情”说看《聊斋志异》[J]. 郑子运. 蒲松龄研究. 2016(03)
[2]蒲松龄与魏晋风流[J]. 李剑锋. 文史哲. 2003(05)
[3]论《聊斋志异》对《世说新语》的继承[J]. 齐慧源.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6)
[4]《聊斋志异》与《世说新语》[J]. 子衿. 蒲松龄研究. 1996(03)
本文编号:3121747
【文章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6(04)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略貌取神
二、借意相发
三、使事用典
四、炼字取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深情”说看《聊斋志异》[J]. 郑子运. 蒲松龄研究. 2016(03)
[2]蒲松龄与魏晋风流[J]. 李剑锋. 文史哲. 2003(05)
[3]论《聊斋志异》对《世说新语》的继承[J]. 齐慧源.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6)
[4]《聊斋志异》与《世说新语》[J]. 子衿. 蒲松龄研究. 1996(03)
本文编号:31217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121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