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旅游空间生产——以叶广芩小说《青木川》为例
发布时间:2021-04-21 19:02
随着空间的社会性得到重视,旅游空间中人类的主观能动性、精神和文化属性也相应得到了提升,而文学作品对于旅游业发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旅游空间的生产上。以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三元框架为出发点,选取陕西作家叶广芩的小说《青木川》作为实例,分析文学作品在旅游地的空间实践、空间表征、表征空间等文化建构活动中的具体表现,从文学的角度阐释空间生产的一般规律,对陕西旅游资源开发与文化旅游发展提出建议。
【文章来源】:商洛学院学报. 2020,34(05)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青木川》的空间实践
二、《青木川》的空间表征
三、《青木川》的表征空间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日诞之地》中的地理景观:人文主义地理学视角[J]. 郑佳. 外国文学评论. 2016(03)
[2]空间生产视角下的旅游地空间研究范式转型——基于空间涌现性的空间研究新范式[J]. 黄剑锋,陆林. 地理科学. 2015(01)
[3]地理学空间研究的转向:从自然到社会、现实到虚拟[J]. 孙中伟,王杨,田建文.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4(06)
[4]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生产刍论[J]. 桂榕,吕宛青. 人文地理. 2013(03)
[5]何谓空间生产?——关于空间生产问题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J]. 庄友刚. 南京社会科学. 2012(05)
[6]时空之间:关于地理学想象的反思[J]. 大卫·哈维,朱美华. 都市文化研究. 2008(00)
[7]当代空间批判理论的四个主题——对后现代空间论的批判性重构[J]. 冯雷. 中国社会科学. 2008(03)
[8]陕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 刘晓霞. 人文地理. 2004(05)
本文编号:3152312
【文章来源】:商洛学院学报. 2020,34(05)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青木川》的空间实践
二、《青木川》的空间表征
三、《青木川》的表征空间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日诞之地》中的地理景观:人文主义地理学视角[J]. 郑佳. 外国文学评论. 2016(03)
[2]空间生产视角下的旅游地空间研究范式转型——基于空间涌现性的空间研究新范式[J]. 黄剑锋,陆林. 地理科学. 2015(01)
[3]地理学空间研究的转向:从自然到社会、现实到虚拟[J]. 孙中伟,王杨,田建文.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4(06)
[4]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生产刍论[J]. 桂榕,吕宛青. 人文地理. 2013(03)
[5]何谓空间生产?——关于空间生产问题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J]. 庄友刚. 南京社会科学. 2012(05)
[6]时空之间:关于地理学想象的反思[J]. 大卫·哈维,朱美华. 都市文化研究. 2008(00)
[7]当代空间批判理论的四个主题——对后现代空间论的批判性重构[J]. 冯雷. 中国社会科学. 2008(03)
[8]陕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 刘晓霞. 人文地理. 2004(05)
本文编号:31523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152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