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铁凝小说的乡村观照
发布时间:2021-05-09 16:33
随着人生阅历和创作经验的增加,铁凝小说对乡村的观照虽然在思想内容以及艺术形式上产生了变化,但她始终并未放弃对乡村诗意的追寻。同时,铁凝在乡村诗意建构的过程中,通过对乡土世界的理性审视,不断拓展着诗意的内涵和观照的视域。首先,铁凝通过对乡村自然环境、地域特征以及农民个性与文化人格的凸显,执着地守望着乡村的诗意。她一方面为读者构建一个自然、人性与人情之美交融的“诗意之地”,并塑造了许多具有美好品质的乡村人物形象。另一方面,她立足于对乡村日常生活诗意的挖掘和对乡土文化精神的探寻,追忆和重建心中的家园之境。其次,铁凝小说对乡村的观照还包括她对乡村现实困境的冷峻审视。作家以独特的视角对乡村物质的贫困与精神的愚昧以及对乡村女性命运沉浮进行理性观照,显示出她对乡村未来和个体命运的忧虑与反思。同时,随着乡村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铁凝又以冷峻的笔调揭露出乡村原有的道德规范及价值体系和社会发展趋势产生的矛盾。最后,铁凝小说对乡村观照的视域也延伸至城市。作家先通过对城市向往者背后蒙昧与沉重的展示,戳破以城市为代表的现代文明带给乡村的诱惑与暴力。再通过对城市异乡人离开、妥协和抗争三种境遇的书写,展现出乡下人在...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乡村小说”的概念及其创作实践的新发展
2、铁凝小说乡村观照概览
3、本选题的相关研究现状
4、本选题的研究思路与论述框架
第1章 乡村诗意的执着守望
1.1 自然、人性与人情之美交融的冀中风情
1.2 哲理感悟与理性观照并存的诗意书写
1.3 乡土文化基础上的家园境界
第2章 乡村现实的冷峻审视
2.1 物质贫困与精神愚昧导致的生命悲剧
2.2 命运打击与精神束缚合成的女性困境
2.3 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矛盾与民风蜕变
第3章 离乡生态的深切悲悯
3.1 向往者的蒙昧与沉重
3.2 离开者的迷茫与幻灭
3.3 妥协者的艰辛与蜕变
3.4 抗争者的绝望与愤激
结语 铁凝小说乡村观照的基本审美特征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深深的眷恋与冷静的批判——铁凝对城乡二元对立的思考[J]. 刘海杰.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2011(06)
[2]铁凝乡土小说的精神意义[J]. 景莹. 名作欣赏. 2009(30)
[3]被宏大叙事遮蔽的温柔暴力——《哦,香雪》中的反现代性倾向[J]. 王玉宝.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9(10)
[4]铁凝农村题材小说研究综述[J]. 李晓艳.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3)
[5]铁凝故园小说的民间想象与家族叙事[J]. 周雪花. 理论与创作. 2009(04)
[6]《笨花》叙述的革命性意义——重读《笨花》及其评论[J]. 贺绍俊.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08(01)
[7]女性的性别在战争中凸显——论铁凝《笨花》的女性意识[J]. 张喜田.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8]叙事学视野下的铁凝“三垛”[J]. 褚洪敏.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2)
[9]叙事学研究的空间转向[J]. 龙迪勇. 江西社会科学. 2006(10)
[10]女性觉醒:从倾诉"她们"到拷问"她们"——论《玫瑰门》及其文学史意义[J]. 贺绍俊.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
博士论文
[1]铁凝与新时期文学[D]. 闫红.山东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意象营造与城乡书写[D]. 邱晓燕.华东师范大学 2015
[2]铁凝城乡小说论[D]. 范群婷.江西师范大学 2014
[3]三十年城乡叙事的嬗变[D]. 张苗苗.天津师范大学 2014
[4]铁凝乡土叙事中的人性书写[D]. 于洪晶.吉林大学 2012
[5]他者的观望与追寻[D]. 王丽君.海南师范大学 2011
[6]论铁凝小说中的乡村书写[D]. 张倩.扬州大学 2010
[7]铁凝创作中的乡土意识[D]. 夏霖.湖南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77644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乡村小说”的概念及其创作实践的新发展
2、铁凝小说乡村观照概览
3、本选题的相关研究现状
4、本选题的研究思路与论述框架
第1章 乡村诗意的执着守望
1.1 自然、人性与人情之美交融的冀中风情
1.2 哲理感悟与理性观照并存的诗意书写
1.3 乡土文化基础上的家园境界
第2章 乡村现实的冷峻审视
2.1 物质贫困与精神愚昧导致的生命悲剧
2.2 命运打击与精神束缚合成的女性困境
2.3 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矛盾与民风蜕变
第3章 离乡生态的深切悲悯
3.1 向往者的蒙昧与沉重
3.2 离开者的迷茫与幻灭
3.3 妥协者的艰辛与蜕变
3.4 抗争者的绝望与愤激
结语 铁凝小说乡村观照的基本审美特征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深深的眷恋与冷静的批判——铁凝对城乡二元对立的思考[J]. 刘海杰.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2011(06)
[2]铁凝乡土小说的精神意义[J]. 景莹. 名作欣赏. 2009(30)
[3]被宏大叙事遮蔽的温柔暴力——《哦,香雪》中的反现代性倾向[J]. 王玉宝.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9(10)
[4]铁凝农村题材小说研究综述[J]. 李晓艳.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3)
[5]铁凝故园小说的民间想象与家族叙事[J]. 周雪花. 理论与创作. 2009(04)
[6]《笨花》叙述的革命性意义——重读《笨花》及其评论[J]. 贺绍俊.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08(01)
[7]女性的性别在战争中凸显——论铁凝《笨花》的女性意识[J]. 张喜田.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8]叙事学视野下的铁凝“三垛”[J]. 褚洪敏.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2)
[9]叙事学研究的空间转向[J]. 龙迪勇. 江西社会科学. 2006(10)
[10]女性觉醒:从倾诉"她们"到拷问"她们"——论《玫瑰门》及其文学史意义[J]. 贺绍俊.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
博士论文
[1]铁凝与新时期文学[D]. 闫红.山东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意象营造与城乡书写[D]. 邱晓燕.华东师范大学 2015
[2]铁凝城乡小说论[D]. 范群婷.江西师范大学 2014
[3]三十年城乡叙事的嬗变[D]. 张苗苗.天津师范大学 2014
[4]铁凝乡土叙事中的人性书写[D]. 于洪晶.吉林大学 2012
[5]他者的观望与追寻[D]. 王丽君.海南师范大学 2011
[6]论铁凝小说中的乡村书写[D]. 张倩.扬州大学 2010
[7]铁凝创作中的乡土意识[D]. 夏霖.湖南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776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177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