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舍小说的文化间性 ——以《二马》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1-06-11 16:31
作为与世界联系最为紧密的现代作家之一,老舍在其作品中始终将文化语境的复杂性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冲突与融合作为关注重点。然而,以往的研究很少关注老舍小说的文化间性。在《二马》等小说中,老舍的创作思维超越了单一的自我中心主义视野。他承认并尊重文化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不同文化对话的可能与必要。基于此,本文以老舍小说的文化间性为研究内容,将论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论文首先系统介绍了文化间性相关的理论背景与内涵,即文化间性是主体间性理论在文化领域的具体表现,也是人类面对多元文化相遇时的中间立场;强调了两个重要概念:视域融合与对话。其中,视域融合是指文化主体以包容性的视域来看待他者文化,对话则是指文化主体间在互相平等、尊重差异基础上的协商与交流。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论述老舍小说的文化间性的形成原因,包括满汉融合的文化记忆、中西文化的相遇以及救亡图存的现实需求等。论文接着具体分析了老舍在《二马》等小说中是如何自觉地立足于文化间性,包容地审视民族与世界,即现代中国如何实现从“我”到“我们”的转变,以及英国人的殖民意识与种族歧视如何导致人性的泯灭。然后,论文通过对老舍小说中具有的世界性激情和对不同...
【文章来源】: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二、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三、研究意义与创新价值
第一章 文化间性与老舍的选择
第一节 文化间性理论概述
一、文化间性因何而起
二、何谓文化间性
第二节 老舍与文化间性:多元文化语境的现实选择
一、满汉文化的融合
二、中西文化的相遇
三、救亡图存的意志
第二章 老舍小说的视域融合特征
第一节 中国与世界:从“我”到“我们”的转变
一、老马式的传统家国观念
二、小马式的现代国家观念
第二节 人性与道德:褊狭爱国主义的批判
一、殖民者的自我中心意识
二、东方主义的种族歧视
第三章 老舍小说的对话特征
第一节 民族性思考:激情的萌发与幽默的消解
一、用感情咂摸世事的滋味
二、以幽默节制写作的激情
第二节 人类性和谐:共性的感知与价值的认可
一、李子荣式的个体重塑
二、《小坡的生日》中的和谐世界
第四章 老舍小说的文化间性的价值
第一节 文学价值:老舍小说的世界文学视野
一、世界文学的模仿模式
二、民族特性的辩证思考
第二节 时代价值:古今中西关系的再平衡
一、本土现代性模式的世界性设想
二、启发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的自我定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老舍与“五四”新文化运动[J]. 谢昭新. 学术界. 2019(05)
[2]从老舍作品的域外传播看中国文学如何成为世界文学[J]. 生安锋. 英语研究. 2019(01)
[3]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文化与文学发展走向[J]. 王宁.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2)
[4]三城记:异邦体验与老舍小说的发生[J]. 韩琛. 文学评论. 2017(05)
[5]老舍小说《二马》的域外生成背景[J]. 安妮·韦查德,林玮. 现代中文学刊. 2017(03)
[6]何谓世界文学?[J]. 方维规. 文艺研究. 2017(01)
[7]交往记忆与文化记忆[J]. 扬·阿斯曼,管小其. 学术交流. 2017(01)
[8]现代西方哲学的“对话”之维:从布伯、伽达默尔到哈贝马斯[J]. 胡军良. 浙江社会科学. 2016(11)
[9]走向多元取向的世界主义——以文学为视角反思近百年普遍主义的合法性[J]. 王宁.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6)
[10]“跨文化”述解[J]. 方维规. 文艺研究. 2015(09)
本文编号:3224889
【文章来源】: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二、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三、研究意义与创新价值
第一章 文化间性与老舍的选择
第一节 文化间性理论概述
一、文化间性因何而起
二、何谓文化间性
第二节 老舍与文化间性:多元文化语境的现实选择
一、满汉文化的融合
二、中西文化的相遇
三、救亡图存的意志
第二章 老舍小说的视域融合特征
第一节 中国与世界:从“我”到“我们”的转变
一、老马式的传统家国观念
二、小马式的现代国家观念
第二节 人性与道德:褊狭爱国主义的批判
一、殖民者的自我中心意识
二、东方主义的种族歧视
第三章 老舍小说的对话特征
第一节 民族性思考:激情的萌发与幽默的消解
一、用感情咂摸世事的滋味
二、以幽默节制写作的激情
第二节 人类性和谐:共性的感知与价值的认可
一、李子荣式的个体重塑
二、《小坡的生日》中的和谐世界
第四章 老舍小说的文化间性的价值
第一节 文学价值:老舍小说的世界文学视野
一、世界文学的模仿模式
二、民族特性的辩证思考
第二节 时代价值:古今中西关系的再平衡
一、本土现代性模式的世界性设想
二、启发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的自我定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老舍与“五四”新文化运动[J]. 谢昭新. 学术界. 2019(05)
[2]从老舍作品的域外传播看中国文学如何成为世界文学[J]. 生安锋. 英语研究. 2019(01)
[3]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文化与文学发展走向[J]. 王宁.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2)
[4]三城记:异邦体验与老舍小说的发生[J]. 韩琛. 文学评论. 2017(05)
[5]老舍小说《二马》的域外生成背景[J]. 安妮·韦查德,林玮. 现代中文学刊. 2017(03)
[6]何谓世界文学?[J]. 方维规. 文艺研究. 2017(01)
[7]交往记忆与文化记忆[J]. 扬·阿斯曼,管小其. 学术交流. 2017(01)
[8]现代西方哲学的“对话”之维:从布伯、伽达默尔到哈贝马斯[J]. 胡军良. 浙江社会科学. 2016(11)
[9]走向多元取向的世界主义——以文学为视角反思近百年普遍主义的合法性[J]. 王宁.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6)
[10]“跨文化”述解[J]. 方维规. 文艺研究. 2015(09)
本文编号:32248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224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