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戏曲中的孙悟空形象演变
发布时间:2021-07-20 15:01
孙悟空属于世代累积型的人物,其性格发轫于元杂剧,定型于吴本《西游记》,延续于宫廷大戏《昇平宝筏》之中,其性格中的情爱之心、叛逆之性、佛法之悟彼此之间相互影响、共同转化:其情爱之心既来源于母题故事延续,也有下层民众的世俗欲求;其叛逆之性既受到程朱理学、民族信仰等影响,也有杂剧插科打诨的艺术要求以及宫廷大戏的政治制约;其佛法之悟分别受到《华严经》《心经》《坛经》等影响,在不同时代、不同文体、不同主题之下呈现出斑斓多彩的艺术风格。
【文章来源】:文化艺术研究. 2020,13(02)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明杂剧中孙悟空情爱之心的成因
二、从诗话到宫廷大戏看孙悟空的叛逆之性的演变
(一)《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遵守礼法的猴行者
(二)《二郎神锁齐天大圣》:为非作歹的齐天大圣
(三)杨景贤《西游记杂剧》:七情六欲的通天大圣
(四)吴本《西游记》:桀骜不驯的孙悟空
三、从诗话到宫廷大戏看孙悟空的佛法之悟的演变
(一)《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初发心时,便成正觉
(二)《西游记杂剧》:心静无相,身心自在
(三)吴本《西游记》:心无挂碍,究竟涅槃
(三)《昇平宝筏》:心生法生,心灭法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清代宫廷大戏[J]. 朱万曙. 文学评论. 2017(03)
[2]《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新雕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刊刻于南宋的文献学证据及相关问题[J]. 汪维辉. 语言研究. 2010(04)
[3]福建顺昌“齐天大圣”资料判读——兼评王益民先生的“孙悟空生于顺昌”说[J]. 蔡铁鹰.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4]《心经》与“心猿”[J]. 程毅中. 文学遗产. 2004(01)
[5]《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成书年代考论[J]. 张锦池. 学术交流. 1990(04)
[6]《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成书时代考辨[J]. 李时人,蔡镜浩. 徐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2(03)
本文编号:3293048
【文章来源】:文化艺术研究. 2020,13(02)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明杂剧中孙悟空情爱之心的成因
二、从诗话到宫廷大戏看孙悟空的叛逆之性的演变
(一)《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遵守礼法的猴行者
(二)《二郎神锁齐天大圣》:为非作歹的齐天大圣
(三)杨景贤《西游记杂剧》:七情六欲的通天大圣
(四)吴本《西游记》:桀骜不驯的孙悟空
三、从诗话到宫廷大戏看孙悟空的佛法之悟的演变
(一)《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初发心时,便成正觉
(二)《西游记杂剧》:心静无相,身心自在
(三)吴本《西游记》:心无挂碍,究竟涅槃
(三)《昇平宝筏》:心生法生,心灭法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清代宫廷大戏[J]. 朱万曙. 文学评论. 2017(03)
[2]《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新雕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刊刻于南宋的文献学证据及相关问题[J]. 汪维辉. 语言研究. 2010(04)
[3]福建顺昌“齐天大圣”资料判读——兼评王益民先生的“孙悟空生于顺昌”说[J]. 蔡铁鹰.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4]《心经》与“心猿”[J]. 程毅中. 文学遗产. 2004(01)
[5]《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成书年代考论[J]. 张锦池. 学术交流. 1990(04)
[6]《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成书时代考辨[J]. 李时人,蔡镜浩. 徐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2(03)
本文编号:32930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293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