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魅”与“祛魅”—学术史视域下的大陆与欧美《野草》研究(1950年迄今)
发布时间:2017-04-29 05:10
本文关键词:“赋魅”与“祛魅”—学术史视域下的大陆与欧美《野草》研究(1950年迄今),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野草》是一部遒炼幽丽而又意蕴丰厚的散文诗集,不但为旧文学所无,亦为新文学所罕有。自《野草》1927年结集出版以来,其艺术成就为世所公认,但对于其主题及作者意图的阐释却历来众说纷纭,见仁见智。由此,形成了纷繁复杂的《野草》研究图景。而在这个图景背后,实则反映了时代环境的风云变幻、学术思潮的起伏衍替、东西方学术研究的方式差异,以及研究者的国族、种群、性别、政治信仰、文化身份、理论背景与学术立场加诸于其研究之影响等更深层次的学术史问题。在引言中,呈现了鲁迅形象和《野草》研究的时代变迁、中西文化交流和借鉴日益频繁的总体背景,并对大陆学者、纯粹西方学者及海外华裔学者这三类学者群体的《野草》研究作了概要的回顾与介绍,将研究意义指向了通过整合东西方学术资源,促进文学批评方式的更新,推动《野草》及鲁迅研究的深入发展。第一章主要论述《野草》与文学研究之“魅”。指出“魅”的内涵是《野草》研究中不同研究者加诸在《野草》本意与鲁迅本体之上的不真实的色彩与镜像,并阐述了《野草》研究产生“魅”的原因,认为《野草》研究之“魅”反映着东西方学术研究的诸多差异。第二章主要论述1950年代至1970年代大陆与欧美《野草》研究的“赋魅”色彩。大陆学者在左倾思潮规约下有意遮蔽《野草》的晦暗色彩,着重呈现鲁迅的战斗风貌,为其赋予革命政治之“魅”。及至“文革”期间,已经完全为政治所扭曲。在欧美学界,持左翼立场的“布拉格学派”多着眼于政治意识形态展开批评,为《野草》赋予了革命向度之“魅”;而“反共研究流派”中的夏济安则从自身的政治立场出发,为鲁迅赋予了黑暗与病态之“魅”。第三章主要论述1970年代以来大陆与欧美《野草》研究的“祛魅”倾向。大陆学者的阐释模式由“政治革命”转为“思想启蒙”,从政治内涵转向艺术特色,呈现为“祛魅”式的批评。此时欧美学界的“自由主义研究流派”成为砥柱,林毓生用“天人合一”的传统宇宙观来解释鲁迅在存在与虚无间的挣扎,李欧梵则通过对《野草》阴暗颓废色彩的分析,将其建构进颓废现代性脉络之中。第四章采取学术共时性的研究方式,阐述大陆与欧美学界在“祛魅”之中亦暗涵“赋魅”。大陆学者在较为宽松的政治形势下,通过关注审美内涵与启蒙思想,祛政治之“魅”却又赋审美与启蒙之“魅”;欧美学者在回归学术本位的环境中,通过运用西方理论与渗入个人想象,祛偏见之“魅”却又赋理论与想象之“魅”。对此,一方面,要整合“魅”之表象以还原鲁迅本貌,另一方面,对待海外汉学应在冷静审视的基础上去伪存真。在结语中,较为全面地呈现了各个视角的《野草》研究之“魅”,并指出《野草》研究之“魅”不仅映照着鲁迅研究之“魅”,而且,亦反映了东西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在实际语境、学术思潮与研究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及这种差异的嬗变过程。
【关键词】:“魅” 《野草》 “赋魅” “祛魅” 大陆 欧美 学术史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10.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22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9-11
- (一)鲁迅形象及《野草》研究的时代变迁9-10
- (二)中西文化交流和借鉴日益繁密10-11
- 二、研究现状述评11-18
- (一)大陆学者的鲁迅《野草》研究11-13
- (二)纯粹西方学者的鲁迅《野草》研究13-16
- (三)海外华裔学者的鲁迅《野草》研究16-18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18-20
- (一)研究目的18
- (二)研究意义18-20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20-22
- (一)研究思路20
- (二)研究方法20-22
- 第一章 《野草》与文学研究之“魅”22-30
- 第一节“魅”22-27
- 一、文学研究之魅及其产生原因22-23
- 二、《野草》“魅”之所在23-27
- (一)《野草》自身的多义性24-25
- (二)宏观学术潮流之影响25-26
- (三)微观个人因素之差异26-27
- 第二节 《野草》之“魅”与东西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27-29
- 小结:从《野草》研究之“魅”到东西方学术研究之“魅”29-30
- 第二章 《野草》研究的“赋魅”色彩30-45
- 第一节 大陆:走上神坛的鲁迅(50——70年代)30-38
- 一、左倾思潮影响下的《野草》研究(1949——1966年)32-35
- 二、极左意识形态迷魅下的《野草》研究(1966——1976年)35-38
- 第二节 欧美:冷战背景下色彩单一的鲁迅研究38-44
- 一、赋革命向度之魅:捷克学者的《野草》研究39-41
- 二、赋黑暗与病态之魅:美籍华裔学者夏济安的《野草》研究41-44
- 小结:两种立场下的“赋魅”色彩44-45
- 第三章 《野草》研究的“祛魅”倾向45-56
- 第一节 大陆:逐渐走下神坛的鲁迅(1978年——)45-49
- 一、王富仁:“回到鲁迅那里去”的呼吁46-48
- 二、钱理群:展现鲁迅悖论式的精神结构48-49
- 第二节 欧美:形象日渐丰满的鲁迅(1970年代——)49-54
- 一、[美]林毓生:探究鲁迅意识的复杂向度51-52
- 二、[美]李欧梵:颓废现代性线索中的《野草》52-54
- 小结:对话交融中的“祛魅”倾向54-56
- 第四章 《野草》研究:“赋魅”与“祛魅”间的交织纠缠56-67
- 第一节 大陆:祛政治之魅而赋审美与启蒙之魅56-59
- 第二节 欧美:祛偏见之魅而赋理论与想象之魅59-62
- 第三节 反思:还原本貌与冷静审视62-67
- 一、鲁迅研究:整合“魅”之表象而逼近“鲁迅”之本体63-64
- 二、海外汉学:在冷静审视的基础上去伪存真64-67
- 结语:《野草》研究之“魅”与东西方学术史评价67-69
- 参考文献69-73
- 后记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程光炜,孟远;海外学者冲击波——关于海外学者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讨论[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薛毅;;鲁迅与1980年代思潮论纲[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季进;;跨语际与跨文化的海外汉学研究——以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为对象[J];中国比较文学;2011年03期
本文关键词:“赋魅”与“祛魅”—学术史视域下的大陆与欧美《野草》研究(1950年迄今),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42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34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