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街头诗”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9 10:13
本文关键词:中国现代“街头诗”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中国现代新诗发展历史上,出现了种类繁多的诗歌体式,诸多体式中,既有受到西方思潮影响,从西方引进的“舶来品”,如源于欧洲的散文诗和自由诗,又如“十四行诗”等,同时也有植根于中国本土文化的政治抒情诗、大众歌谣诗、大众朗诵诗、长篇叙事诗等,亦有将西方之诗体形式同中国传统诗体之精华两相结合而产生的新的诗歌体式。街头诗,作为一种根植于中国本土的独特诗体,无论是其自身的内容还是独特的形式,都是为其他诗体所罕见的。因此,无论是它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特点,还是其自身的文学价值,都值得开展深入而细致的研究。从街头诗的发展历程来看,二十世纪20-40年代、50-70年代和二十一世纪初是街头诗创作成就最为丰硕的三个阶段,出现了代表性的街头诗人和代表性的街头诗歌作品。20-40年代是街头诗的发生和发展期。在国内战争频发的背景下,街头诗基于当时战争宣传的实际需求而产生。这种产生于战争环境中的诗歌体式,具有相当强烈的宣传工具特征,是一种标准的“工具化”诗歌创作。来自延安,成名于晋察冀边区的诗人田间,是这一时期独具代表性的街头诗人,其街头诗创作自然也具备了强烈的战争动员和宣传特征。50-70年代的街头诗展现了强烈的政治性和“民间化”色彩。一方面,随着“新民歌运动”的发生,五十年代郭沫若《红旗歌谣》、文革时期《小靳庄诗歌选》诗歌作品的相继出版,标志着以政治表态为主要内容的全民创作街头诗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一时期被充分调动起来,匿名创作和集体创作几乎取代了个体诗人的创作,并得到了官方意识形态的充分认可;另一方面,以“四五”天安门运动为契机,广场诗成为了街头诗创作的一种新样态,成为了一种以政治话语反抗“以政治生活为中心”的一次民间去政治要求的表达。《天安门诗抄》是这一时期独具代表性和标志性的街头诗歌作品集,不仅具有相当强的社会和历史意义,也具有相当强烈的文学研究价值。’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街头诗创作又有了新的模式。在市场经济改革初期被严重消解的国家民族意识借助2003年和2008年两次重大的全国性灾难事件得以复归,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借助互联网创作和传播的“街头诗”与国家民族意识充分的融合,站在互联网“街头”的新时期“街头”诗人,又一次使这一文学体式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在这一时期编集《告非典诗》、《诗击非典》以及《汶川大地震诗钞》等诗集,在借助互联网获得明显的传播能力的同时,其创作均展现了灾难面前中国人国家民族意识的自觉,是中国人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的具体体现。从其自身的内容上讲,在街头诗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独特的时代特征。街头诗的创作与中国现代社会历史发展过程联系紧密,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学艺术价值,是一种典范的将文学艺术与时代社会相结合的诗歌创作体式。街头诗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它与中国现代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息息相关。从现代街头诗所发挥的功用上讲,宣传与鼓动、展现时代热点和弘扬民族精神是最主要的三个方面。与同时代产生的许多革命诗歌、口号诗歌异曲同工,街头诗的创作主要目的在于:唤起大众对于某个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进行政治宣传,把握舆论导向,或对民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为开展征兵、征工等工作做舆论上的宣传和动员。各时期的现代街头诗作品,其涵盖的内容虽然包罗万象,但都与同时代、同时期的社会热点和大众普遍关心和关注的事件密切相关。街头诗的创作常常“因事而发”,尽显当时普罗大众的主流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时代性特点。从其自身的形式上讲,与其他诗歌体式相比,街头诗具有形式短小精悍、以集体创作和匿名创作为主、传播形式多变等特征。为了适应多变的书写载体以及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的传播对象,街头诗的篇幅普遍短小精炼,语言通俗易懂,许多作品都从民歌、民谣、小曲等民间艺术形式中汲取灵感,使作品从语言上更为接近普通底层百姓的日常生活。从现代街头诗的创作主体来看,街头诗是研究现代诗歌领域集体创作现象不可多得的范本,在街头诗发展过程中,个体的、单一的作者往往被消解,匿名的、群体性的写作则成为了街头诗最主要的作品来源。从现代街头诗传播的载体来看,街头诗传播的载体随机性强,可书写于田间地头、街头巷尾的任何空间中;此外,街头诗的传播往往依靠口耳相传的模式,具有强烈的民间文学色彩。本文认为,在以自由体诗为代表,多种诗体并存共生的中国现代新诗发展史上,作为根植于中国民间文学的歌谣体诗的一个分支,街头诗是其中为数不多的单纯以宣传和鼓动作为主要创作目的的诗体之一,也是其中与社会、时代的发展联系最密切,最“接地气”的一种诗歌体式;同时,街头诗的出现,也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现代新诗诗体,成为了一座中国现代格律诗与民间歌谣之前沟通的桥梁,具有相当重要的文学史价值与意义。街头诗自然地将民间文学创作与现代新诗创作结合起来,自然地将诗歌的文学性与现实性、工具性结合起来,使街头时作品具有了其他新诗创作难以比拟的独特魅力,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许多文学价值与历史价值甚高的诗歌作品,拓宽了现代诗歌创作的领域和范畴。然而,无须讳言,作为一种高度政治化和强调文学的工具作用的诗歌体式,部分街头诗作品欠缺诗歌自身应有的诗意,沦为了单纯意义上的宣传品和政治思想工具,空喊口号,情感匮乏,在一定意义上降低了街头诗的文学价值。
【关键词】:新诗 街头诗 集体创作 民间文学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25
【目录】:
- 摘要3-6
- Abstract6-11
- 引言11-15
- 第一章 街头诗与街头诗运动15-21
- 1.1 街头诗的基本概念与范畴界定15-16
- 1.2 街头诗形成与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基本要素16-18
- 1.3 街头诗的形制、内容与创作传播模式18-21
- 第二章 街头诗的发生、发展及流变21-39
- 2.1 保家卫国——战火中诞生的街头诗创作21-26
- 2.1.1 宣传动员需求下产生的特殊创作22-23
- 2.1.2 从标语到诗歌——柔性的政治宣传工具23-24
- 2.1.3 诗人田间和他的街头诗创作24-26
- 2.2 大众狂热——全民同写街头诗26-32
- 2.2.1 匿名创作与集体写作的狂欢26-27
- 2.2.2 最具政治性的去政治表达27-29
- 2.2.3 从新民歌运动到《天安门诗抄》29-32
- 2.3 变革传统——新时期的“街头”诗32-39
- 2.3.1 为国家民族情感所激发诗歌创作33-34
- 2.3.2 国家民族意识与新时期街头诗的融合34-35
- 2.3.3 告“非典”诗与诗记“汶川”35-39
- 第三章:街头诗的主要特征39-47
- 3.1 就事发声:街头诗的内容特征39-40
- 3.2 短小精悍:街头诗的形式特征40-41
- 3.3 宣传鼓动:街头诗的功能特征41-42
- 3.4 群体创作:街头诗的创作特征42-43
- 3.5 田头巷陌:街头诗的传播特征43-47
- 第四章 街头诗的价值与文学史意义47-51
- 4.1 街头诗的历史意义:中国现代历史与社会的镜鉴47-48
- 4.2 街头诗的时代价值:民族凝聚力与战斗力的展现48
- 4.3 街头诗的文学史意义:对中国现代诗歌体式的丰富48-51
- 结语51-53
- 附录:街头诗歌摘编53-65
- 参考文献65-69
- 专著65-66
- 期刊66-69
- 致谢69-71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1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国元;;抗战时期个体此在的生命困境——论冯至的《十四行集》中的二十七首诗[J];长治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程继龙;朱英诞新诗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2 翟月琴;1980年代以来汉语新诗的声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殷惠萍;在昼夜的指缝间—赵树义诗歌解读[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崔煜杨;莲灯诗梦话“轻灵”[D];吉林大学;2014年
3 周沭林;穆旦的“上帝”—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神学关怀[D];扬州大学;2014年
4 赵会婷;废名诗学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5 李佳;论徐
本文编号:3346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34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