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穷”与“在我”——网络小说的青年命运书写
发布时间:2021-09-03 09:43
"欺穷"和"在我"是网络小说对文学传统中青年命运书写的继承和转化。"欺穷"表示青年遭遇的外在力量,"在我"则是青年的个体奋斗。通过"欺穷"和"在我"的对举,网络小说利用"金手指"进行"爽点"生产。这既是对青年成长、奋斗和焦虑的艺术反映,也可能导致青年的成长危机、认同危机。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进行引导和疏解。
【文章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25(04)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欺穷”:传统母题及其网络书写
1. 文学传统中的“欺穷”书写
2. 网络小说“欺穷”书写的继承与转化
二、“在我”:个体奋斗及其意识投射
1.“在我”的文化渊源与传统书写
2. 网络小说的“在我”书写与“爽点”生产
三、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
1. 成长危机的“去成长”书写
2. 认同危机及其消解与规避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转型、构建与认同——新文化生产空间中的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J]. 徐娜娜. 中国青年研究. 2019(04)
[2]主流化的创造性转换——论金庸对中国武侠小说的贡献[J]. 韩云波.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3]网络小说的空间叙事论略[J]. 周冰. 小说评论. 2018(06)
[4]小镇青年金庸阅读简史[J]. 赵瑜. 齐鲁周刊. 2018(44)
[5]神经质人格与大学生网络小说成瘾关系:叙事传输和沉浸感的中介作用[J]. 张冬静,周宗奎,雷玉菊,牛更枫,朱晓伟,谢笑春. 心理科学. 2017(05)
[6]“八〇后”,怎么办?[J]. 杨庆祥. 东吴学术. 2014(01)
[7]略论当代青年的信仰困境[J]. 程荣晖. 人民论坛. 2013(02)
[8]在“异托邦”里建构“个人另类选择”幻象空间——网络文学的意识形态功能之一种[J]. 邵燕君. 文艺研究. 2012(04)
[9]再论道教“我命在我不在天”思想的现代性意义[J]. 盖建民. 宗教学研究. 2009(04)
[10]网络虚拟交往中的自我认同危机[J]. 李辉. 社会科学. 2004(06)
本文编号:3380882
【文章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25(04)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欺穷”:传统母题及其网络书写
1. 文学传统中的“欺穷”书写
2. 网络小说“欺穷”书写的继承与转化
二、“在我”:个体奋斗及其意识投射
1.“在我”的文化渊源与传统书写
2. 网络小说的“在我”书写与“爽点”生产
三、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
1. 成长危机的“去成长”书写
2. 认同危机及其消解与规避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转型、构建与认同——新文化生产空间中的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J]. 徐娜娜. 中国青年研究. 2019(04)
[2]主流化的创造性转换——论金庸对中国武侠小说的贡献[J]. 韩云波.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3]网络小说的空间叙事论略[J]. 周冰. 小说评论. 2018(06)
[4]小镇青年金庸阅读简史[J]. 赵瑜. 齐鲁周刊. 2018(44)
[5]神经质人格与大学生网络小说成瘾关系:叙事传输和沉浸感的中介作用[J]. 张冬静,周宗奎,雷玉菊,牛更枫,朱晓伟,谢笑春. 心理科学. 2017(05)
[6]“八〇后”,怎么办?[J]. 杨庆祥. 东吴学术. 2014(01)
[7]略论当代青年的信仰困境[J]. 程荣晖. 人民论坛. 2013(02)
[8]在“异托邦”里建构“个人另类选择”幻象空间——网络文学的意识形态功能之一种[J]. 邵燕君. 文艺研究. 2012(04)
[9]再论道教“我命在我不在天”思想的现代性意义[J]. 盖建民. 宗教学研究. 2009(04)
[10]网络虚拟交往中的自我认同危机[J]. 李辉. 社会科学. 2004(06)
本文编号:33808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380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