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胧诗论争与反思性批评的兴起
发布时间:2021-09-19 00:47
<正>朦胧诗是新时期文学的一大起点,伴随朦胧诗而来的朦胧诗论争,是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上一次极为重要的文学论争。朦胧诗论争拓展了朦胧诗的社会影响力,也从很多层面凸显了当时新旧文学观念的差异。观念差异背后潜藏的是审美认知冲突,它牵涉着很多方面的问题。程光炜论及这一论争时曾指出:"一些关涉到‘新时期文学’根本命题的观点,都在那场论争中提出来了,充分展开了,事实证明,它的意义已超出‘新诗’范围,几乎覆盖了新时期文学的所有方面。"
【文章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自我”的崛起
二、集体话语与个体伦理
三、规定性批评与反思性批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周扬与清除精神污染[J]. 顾骧. 炎黄春秋. 2013(10)
[2]批评对立面的确立——我观十年“朦胧诗论争”[J]. 程光炜. 当代文坛. 2008(03)
[3]沿着为社会主义、为人民的道路前进——为孙绍振一辩兼与程代熙商榷[J]. 江枫. 诗探索. 1981(03)
[4]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与孙绍振同志商榷[J]. 程代熙. 诗刊. 1981(04)
[5]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J]. 孙绍振. 诗刊. 1981(03)
[6]失去了平静以后[J]. 谢冕. 诗刊. 1980(12)
[7]两代人——从诗的“不懂”谈起[J]. 顾工. 诗刊. 1980(10)
[8]令人气闷的“朦胧”[J]. 章明. 诗刊. 1980(08)
本文编号:3400665
【文章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自我”的崛起
二、集体话语与个体伦理
三、规定性批评与反思性批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周扬与清除精神污染[J]. 顾骧. 炎黄春秋. 2013(10)
[2]批评对立面的确立——我观十年“朦胧诗论争”[J]. 程光炜. 当代文坛. 2008(03)
[3]沿着为社会主义、为人民的道路前进——为孙绍振一辩兼与程代熙商榷[J]. 江枫. 诗探索. 1981(03)
[4]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与孙绍振同志商榷[J]. 程代熙. 诗刊. 1981(04)
[5]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J]. 孙绍振. 诗刊. 1981(03)
[6]失去了平静以后[J]. 谢冕. 诗刊. 1980(12)
[7]两代人——从诗的“不懂”谈起[J]. 顾工. 诗刊. 1980(10)
[8]令人气闷的“朦胧”[J]. 章明. 诗刊. 1980(08)
本文编号:34006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400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