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月意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2 13:13
本文关键词:《红楼梦》月意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意象是我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体现了艺术美。对传统意象与个人审美结合的把握应用,是作者将《红楼梦》塑造成诗意小说发展代表作的一个重要因素。《红楼梦》中“月”构成的意象内涵丰富,鲜明而浓郁的意态情志与小说所要营造的审美意蕴紧密相连。从月原型与月的周期性圆缺审视《红楼梦》的审美气氛、主题,从月意象的审美心境和审美象征解读“月”对小说意境和人物形象塑造所起的作用,使读者可以直观感受到小说里的诗意美和小说的诗性品质。在学界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本文主要从《红楼梦》月意象的哲学意味、审美意蕴及其形成的人格境界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绪论部分概述与《红楼梦》月意象相关的研究现状,并说明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的创新之处。第一章主要是对中国咏月文学的繁盛及其原因予以阐述,并对《红楼梦》里月意象概况进行梳理。通过集中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中月意象的发展,对月意象在中国文学中繁盛的原因进行归纳诠释。其次,将《红楼梦》出现的月意象根据内容分类,同时按照月的表现形式,整理突出《红楼梦》中月的形式美特征。第二章从辐辏的角度探讨《红楼梦》月意象的哲学意味。从原始审美情感的文化原型来探究月神话,从中国古代的阴阳平衡层面来具体论述月亮与《红楼梦》女性的异质同构,最后阐述月意象在诗禅文化中的互渗。第三章主要是关于《红楼梦》中月意象审美意蕴的研讨。纵向角度,看月的自然周期性圆缺对人的聚散离合在时间上体现出的永恒见证意义,横向审视月意象蕴含的情感内涵,最后探讨月意象融情感而形成的多重审美意境。第四章着重探讨《红楼梦》月意象构成的人格境界。首先,将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的月意象体现的审美观念进行对比,进而论述曹雪芹和续作者在审美取向上的异同。其次,取作品里与小说人物有联系的月意象进行分析,探讨月意象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作用,反映出小说人物的个性特色。结语部分主要论述月意象对《红楼梦》审美的意义,以及《红楼梦》月意象对后世文人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红楼梦》 月意象 哲学意味 审美意蕴 人格境界
【学位授予单位】:安庆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41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绪论10-13
- (一) 研究现状10-12
-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12
- (三)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12-13
- 第一章 月意象和《红楼梦》里的“月”13-26
- 第一节 月意象15-17
- 第二节 《红楼梦》月意象17-26
- 第二章 《红楼梦》月意象的哲学意味26-32
- 第一节 原始审美情感的文化原型26-27
- 第二节 月亮与女性的异质同构27-29
- 第三节 月意象在诗禅文化中的互渗29-32
- 第三章 《红楼梦》月意象的审美意蕴32-37
- 第一节 月的自然周期性圆缺见证永恒32-34
- 第二节 月意象蕴含的情感内涵34-35
- 第三节 月意象形成的多重审美意境35-37
- 第四章 《红楼梦》月意象构成的人格境界37-45
- 第一节 断裂与协调:八十回前后月意象的取向异同37-39
- 第二节 月意象与小说人物的个性塑造39-45
- 结语 《红楼梦》月意象的意义和影响45-47
- 致谢47-48
- 参考文献48-51
- 附录:读研期间科研情况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承玉;《全唐诗》“红楼”意象与《红楼梦》命意发微——廓清20世纪末红学的迷雾之一[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年03期
2 杨英华;;20世纪90年代以来宋词“月”意象研究综述[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俞晓红;;意象叙事:《红楼梦》审美阐释的独特视角——百年红学意象研究述论[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孙春e,
本文编号:3410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41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