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中国小说现代转型中的个人自由时间叙事

发布时间:2021-10-02 02:39
  在小说的现代转型中,作家对小说人物的个人自由时间赋予多种意义的"塑形",编码、生产出"落后""进步""异化"等多种时间意义。按照道德和现代性两个尺度来建构小说的进步人物,带有"惰性"胎记的自由时间对成长人物会有抑制作用;然而,当"人的个性解放"作为历史进步的尺度,小说人物的自由时间会延伸人的成长空间;但是,小说人物的自由时间不能无限膨胀,人的私生活时间超出了度,就有可能出现异化,失去本真意义,适得其反。 

【文章来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33(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人性论”“阶级论”之争
二、个人自由时间的落后性塑形
三、个人自由时间的进步性塑形
四、个人自由时间的异化塑形
五、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小说现代转型中的个人公共时间叙事[J]. 赵斌.  云南社会科学. 2018(04)
[2]作为一种社会学建构的历史学——雷蒙·阿隆的社会历史学[J]. 郝春鹏.  世界哲学. 2016(04)
[3]晚清革命书写中的烈女想象[J]. 李贞玉.  妇女研究论丛. 2016(01)
[4]拿破仑“三戴绿头巾”——民国初期都市传播文化的女权与民主倾向[J]. 陈建华.  学术月刊. 2013(03)
[5]晚清小说中的“新女性”[J]. 周乐诗.  社会科学. 2011(06)
[6]关于当代文学时间庸常化的美学思考[J]. 孙鹏程,马大康.  扬子江评论. 2009(04)
[7]西方文学“人”的母题的现代转型——兼论对五四新文学的影响[J]. 蒋承勇.  中国社会科学. 2004(06)
[8]百年“五四”:是“文艺复兴”还是“启蒙运动”?——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性质的对话[J]. 张宝明,张光芒.  社会科学论坛. 2003(11)
[9]试论五四时期“人的觉醒”[J]. 钱理群.  文学评论. 1989(03)
[10]介绍共产主义者的恋爱观[J]. 熊熊.  中国青年. 1925 (07)



本文编号:34178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4178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d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