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识到信仰:历史上的“割股”行为及其文学书写
发布时间:2021-10-05 10:55
中国古代文化语境中,割股作为一种极端的孝行,从具体操作实施的知识层面,到宣示至诚精神的信仰层面,在在显示出它跟传统观念之间的共生互存关系"。处人伦之中,可以智乎",清代学者焦循此言将割股的"愚孝"恶谥予以理论化的化解,使割股行为在信仰的层次上获得升华。文学作品在书写割股行为时,不满足于史传的概述性记载,而是注重发挥想象、虚构的功能,以实现表彰孝行及讽喻世情的复杂意图。作为一种符合至高标准的孝行,割股天然地蕴含着一种讽喻的潜能,心系苍生的作家有时会利用割股意象,巧妙地传达其伦理观念、讽喻意图,此种情形之下的割股便化身为一种有效的修辞手段。
【文章来源】:国学学刊. 2020,(03)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孝的悖论:历史上的“割股”及论争
二、多元意蕴之生成:文学作品中的割股
三、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略论《二十四孝》演变及其对东亚之影响[J]. 金文京. 中国文化研究. 2019(02)
[2]小说知识学:古代小说研究的一个维度[J]. 刘勇强. 文艺研究. 2018(06)
[3]传统中国“割股疗亲”语境中的观念与信仰[J]. 吴佩林,钟莉. 史学理论研究. 2013 (04)
本文编号:3419593
【文章来源】:国学学刊. 2020,(03)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孝的悖论:历史上的“割股”及论争
二、多元意蕴之生成:文学作品中的割股
三、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略论《二十四孝》演变及其对东亚之影响[J]. 金文京. 中国文化研究. 2019(02)
[2]小说知识学:古代小说研究的一个维度[J]. 刘勇强. 文艺研究. 2018(06)
[3]传统中国“割股疗亲”语境中的观念与信仰[J]. 吴佩林,钟莉. 史学理论研究. 2013 (04)
本文编号:34195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419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