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旅游地品牌化:唐诗“第三空间”的旅游体验与地方想象的建构

发布时间:2021-10-31 10:34
  唐诗不仅赋予旅游地独特的文化资源,其诗性精神的意义创造对中国人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追求更有着深远影响,成为地方品牌化的重要动力。地方品牌不完全由营销所定义,还源于受众的心理联想和价值追求。文章通过对唐诗旅游地的旅游评论的话语和叙事分析,研究唐诗的文学书写如何成为地方品牌的传播载体,在地方想象和"第三空间"的旅游体验中建立游客与地方品牌的联系,并提升地方价值。文章认为,以地方品牌化提升地方价值不仅是对文化资源的挖掘,更是在文化自觉的作用下,满足游客在精神层面的追求。在"文旅融合"背景下,要保持地方品牌的旺盛生命力,不仅是将文化灌注于旅游之中,还需要关注到人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使得游客能在旅游体验中获得文化的体悟,以实现更深层次的旅游意义。 

【文章来源】:旅游学刊. 2020,35(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1 地方想象与旅游地的品牌化
    1.1 地方想象与“第三空间”
    1.2 地方品牌化
2 研究设计
3 研究结果
    3.1 唐诗与地方品牌的生成与传播
    3.2“第三空间”旅游体验与地方品牌化
    3.3 品牌化与地方价值的提升
4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区域到场域:文化和旅游关系的再认识[J]. 马勇,童昀.  旅游学刊. 2019(04)
[2]人文地理学的跨学科互动:“文化景观”与“文学景观”[J]. 王金黄,丁萌.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3]文学旅游的审美消费:以水泊梁山为例[J]. 姜辽,徐红罡.  旅游学刊. 2017(05)
[4]空间、地方与自然:段义孚告别演说评述[J]. 钦白兰,肖红娇,张建民.  文化研究. 2016(04)
[5]文学地理学视野下的“桃花源”景观[J]. 张建伟,王敏东.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6]对象性思维的消解与唐诗的文化精神[J]. 王培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4(04)
[7]文学旅游地的社会文化建构:以凤凰古城为例[J]. 刘晨,朱竑,安宁.  旅游学刊. 2014(07)
[8]唐诗精神、文体系统、传播方式与现代汉诗的“三大重建”[J]. 张中宇.  晋阳学刊. 2014(01)
[9]旅游“第三空间”的审美意蕴——基于哲学和美学的视角[J]. 胡田.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
[10]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上)[J]. 云杉.  红旗文稿. 2010(15)



本文编号:34679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4679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9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