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语类·论文》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0 06:57
本文以朱熹的《朱子语类·论文》为中心,系统的论述了的朱熹的文学思想、文学思想的创作实践以及产生的影响。论文共六章:第一章,概述了朱熹的生平、朱熹的著述以及《朱子语类·论文》的形成过程。第二章,概述了《朱子语类·论文》的“论文”的特点。第三章,论述了《朱子语类·论文》的散文批评思想及创作实践,简述了朱熹对唐代和北宋两个时期散文作品的批评;第二节是从朱熹的游记、墓志和书札中分析了朱熹散文思想的创作实践。第四章,论述了《朱子语类·论文》的诗学思想及创作实践,简述了朱熹对先唐、唐和宋三个时代的诗歌的批评;第二节是从朱熹的哲理诗、咏怀诗和山水诗中分析了朱熹诗学思想的创作实践。第五章,论述了朱熹的辞赋论及辞赋创作实践。第六章,阐述了朱熹的散文思想、诗学思想产生的影响。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朱熹的生平及其著述
第一节 朱熹的生平
第二节 朱熹的著述
第三节 《朱子语类·论文》
第二章 《朱子语类·论文》的“论文”的特点
第一节 辩证文统观
第二节 模仿前人,自在流出
第三节 明理靠实
第三章 《朱子语类·论文》的散文批评思想及创作实践
第一节 朱熹对唐宋散文的批评
一、朱熹对唐代散文的批评
二、朱熹对北宋散文的批评
第二节 朱熹的散文创作
一、朱熹的游记
二、朱熹的传记短文
三、朱熹的书札
第四章 《朱子语类·论文》的诗学思想及创作实践
第一节 朱熹的诗学思想
第二节 朱熹对唐宋诗歌的批评
一、朱熹对先唐诗歌的批评
二、朱熹对唐代诗歌的批评
三、朱熹对宋代诗歌的批评
第三节 朱熹的诗歌创作
一、朱熹的哲理诗
二、朱熹的咏怀诗
三、朱熹的山水诗
第五章 朱熹的辞赋论及创作实践
第一节 朱熹的辞赋论
第二节 朱熹的辞赋创作
第六章 《朱子语类·论文》的影响
第一节 朱熹散文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朱熹诗学思想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理学对人生的塑造与规范——以朱熹辞赋为中心[J]. 刘培.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2]朱熹《楚辞集注》诗学话语发微[J]. 邱蔚华.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3)
[3]论朱熹的散文美学思想[J]. 梁燕,马茂军.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6(03)
[4]朱熹“诗”学通论[J]. 郝永.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3)
[5]论朱熹的辞赋创作[J]. 周君燕.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6]从《楚辞集注》看朱熹辞赋观[J]. 于浴贤.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3(03)
[7]略论《朱子语类》的文化价值[J]. 徐时仪. 朱子学刊. 2011(00)
[8]朱熹的散文思想[J]. 马茂军. 安康学院学报. 2011(03)
[9]论宋代理学家的“新文统”[J]. 祝尚书. 文学遗产. 2006(04)
[10]朱熹的诗学观念与诗歌创作[J]. 李春桃. 兰州学刊. 2004(04)
本文编号:3506803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朱熹的生平及其著述
第一节 朱熹的生平
第二节 朱熹的著述
第三节 《朱子语类·论文》
第二章 《朱子语类·论文》的“论文”的特点
第一节 辩证文统观
第二节 模仿前人,自在流出
第三节 明理靠实
第三章 《朱子语类·论文》的散文批评思想及创作实践
第一节 朱熹对唐宋散文的批评
一、朱熹对唐代散文的批评
二、朱熹对北宋散文的批评
第二节 朱熹的散文创作
一、朱熹的游记
二、朱熹的传记短文
三、朱熹的书札
第四章 《朱子语类·论文》的诗学思想及创作实践
第一节 朱熹的诗学思想
第二节 朱熹对唐宋诗歌的批评
一、朱熹对先唐诗歌的批评
二、朱熹对唐代诗歌的批评
三、朱熹对宋代诗歌的批评
第三节 朱熹的诗歌创作
一、朱熹的哲理诗
二、朱熹的咏怀诗
三、朱熹的山水诗
第五章 朱熹的辞赋论及创作实践
第一节 朱熹的辞赋论
第二节 朱熹的辞赋创作
第六章 《朱子语类·论文》的影响
第一节 朱熹散文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朱熹诗学思想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理学对人生的塑造与规范——以朱熹辞赋为中心[J]. 刘培.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2]朱熹《楚辞集注》诗学话语发微[J]. 邱蔚华.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3)
[3]论朱熹的散文美学思想[J]. 梁燕,马茂军.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6(03)
[4]朱熹“诗”学通论[J]. 郝永.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3)
[5]论朱熹的辞赋创作[J]. 周君燕.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6]从《楚辞集注》看朱熹辞赋观[J]. 于浴贤.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3(03)
[7]略论《朱子语类》的文化价值[J]. 徐时仪. 朱子学刊. 2011(00)
[8]朱熹的散文思想[J]. 马茂军. 安康学院学报. 2011(03)
[9]论宋代理学家的“新文统”[J]. 祝尚书. 文学遗产. 2006(04)
[10]朱熹的诗学观念与诗歌创作[J]. 李春桃. 兰州学刊. 2004(04)
本文编号:35068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506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