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纪》里“教化”思想的哲学诠释
发布时间:2021-12-15 20:01
"教化"是哲学诠释学的核心概念,指人在与宇宙和谐统一中达到的自我提升,是从他者向自身的一种回归,从"教化"的视角出发解读文本,可以创造性地提升文本的人文价值。围绕"异己中的民族共通感"和"异化里的自我回归",本文尝试诠释《创世纪》里"人与自然"和"人与神"的辩证关系,重塑其中的哲学意蕴与情感归化,从世界文化格局对东巴文化进行再思考。
【文章来源】:大理大学学报. 2020,5(09)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教化”的本质
二、《创世纪》里的“教化”思想
三、“异己”里的“共通感”
四、“异化”中的“劳动意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德行”与诠释[J]. 潘德荣. 中国社会科学. 2017(06)
[2]纳西族祭天仪式的功能和特点[J]. 杨福泉. 云南社会科学. 2009(04)
[3]关于波普“三个世界”理论的一种阐释[J]. 姚礼明. 哲学研究. 2009(06)
[4]劳动·精神教化·素质教育[J]. 詹世友. 东岳论丛. 2001(01)
[5]论东巴教中的生命树与死亡树[J]. 杨福泉. 云南学术探索. 1996(03)
[6]“教化”理论的基本原则论析[J]. 詹世友. 江西社会科学. 1995(10)
本文编号:3537057
【文章来源】:大理大学学报. 2020,5(09)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教化”的本质
二、《创世纪》里的“教化”思想
三、“异己”里的“共通感”
四、“异化”中的“劳动意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德行”与诠释[J]. 潘德荣. 中国社会科学. 2017(06)
[2]纳西族祭天仪式的功能和特点[J]. 杨福泉. 云南社会科学. 2009(04)
[3]关于波普“三个世界”理论的一种阐释[J]. 姚礼明. 哲学研究. 2009(06)
[4]劳动·精神教化·素质教育[J]. 詹世友. 东岳论丛. 2001(01)
[5]论东巴教中的生命树与死亡树[J]. 杨福泉. 云南学术探索. 1996(03)
[6]“教化”理论的基本原则论析[J]. 詹世友. 江西社会科学. 1995(10)
本文编号:35370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537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