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40年代河南大饥荒的叙事主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20世纪40年代河南大饥荒的叙事主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世纪40年代河南在“花园口”事件、旱灾、蝗灾等一系列天灾人祸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了重大饥荒。本课题对围绕河南大饥荒出现的多次饥荒叙事进行梳理、总结,从中发现作为社会事件的饥荒,其与政治、艺术等的内在关系。由此切入,梳理出饥荒叙事中涵盖的三种基本主题:政治评判、民族性格的呈现、人性本质的探寻。在政治层面上,饥荒叙事利用了“食物”和“土地”等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资料为叙事元素,实现对政治有效性的评判;在文化层面,饥荒叙事通过对中原农民品格的呈现,挖掘了历史苦难对民族性格和民族文化精神建构的作用;饥荒叙事也在哲学层面上探讨了处于极端境况中的人的本质,对人“活着”这一本性进行了确证,从而建构出以“人”为核心的新的历史观念。饥荒叙事将民族性、人性放在特定的极端环境中进行考量,使其在生存危机面前得以被最大限度的呈现,裸露出最本质的特征。本文以叙事学为学理依据,运用文本细读的方式,在横向上比较分析,在纵向上深度挖掘。通过饥荒叙事的透视,深度挖掘其背后隐含的对民族性和人性本源的追溯,从而实现对社会、政治、文艺表达关系进行讨论的目的。
【关键词】:河南大饥荒 饥荒叙事 主题 政治评判 “侉子性” 中原文化 人性本质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6;J0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6
- 1 绪论6-15
- 1.1 研究对象和目的6-7
- 1.2 研究意义7-8
- 1.3 饥荒叙事及其研究现状8-13
- 1.4 研究方法及文章结构13-15
- 2 饥荒叙事的政权评判机制15-31
- 2.1 从胃到大脑的距离:“食物”导向革命的力量15-22
- 2.2 土地:衡量政权合法性的标尺22-31
- 3 饥荒叙事中的“侉子性”品格31-47
- 3.1“侉子性”的本色品格33-43
- 3.2“侉子性”的负面审视43-47
- 4 饥荒叙事对人的本质确证——活着47-52
- 4.1 伦理秩序的消解47-49
- 4.2“神”的失效49-52
- 5 结语:饥荒叙事的价值与局限52-58
- 5.1 文化和文学价值52-54
- 5.2 创作方法的启示54-55
- 5.3 饥荒叙事的局限55-58
- 参考文献58-62
- 附录62-67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67-68
- 后记68-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晓雷;“侉子性”——河南乡土小说呈现中的一种民间个性[J];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03期
2 王一川;;死地上的族群生存实验——《一九四二》中的人生境界探求[J];当代电影;2013年01期
3 夏明方;抗战时期中国的灾荒与人口迁移[J];抗日战争研究;2000年02期
4 苏新留;;1942年河南大旱灾对地权异动的影响[J];南都学坛;2009年04期
5 雷颐;40年代“中原大饥荒”省思[J];南风窗;2003年13期
6 刘稀元;徐刚;;“饥饿”的力量及其升华——“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文学”的“题材分类”与“饥饿”叙写[J];南方文坛;2009年03期
7 刘郁琪;;电影《一九四二》的意识形态解读[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8 张喜顺;;离异与回归:民国时期自然灾害打击下的农民心理问题初探——以豫东黄泛区农民为例[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9 张堂会;;1942—1943年河南大灾荒的文学与历史书写[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0 苏新留;;报刊与1942年河南大旱荒[J];史学月刊;2009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肖铭;论1938—1945年豫东黄泛区的社会救助[D];郑州大学;2004年
2 王小静;1942—1943年河南灾荒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20世纪40年代河南大饥荒的叙事主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83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68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