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次韵诗研究
本文关键词:苏辙次韵诗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次韵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唱和的一种形式,它兴起于中唐诗人元稹、白居易的手中,因其用和原唱诗歌相同的韵脚的要求,次韵诗在难度上激发了诗人竞技的热情,在宋代成为重要的唱和方式,并一直延续到清代。苏辙作为北宋重要诗人,在唱和氛围浓厚的北宋亦是热衷次韵诗歌创作,在进入仕途之后的人生的各个阶段皆有次韵唱和的创作,题材丰富、各体皆备,次韵诗歌的数量仅次于苏轼和黄庭坚。本文试从苏辙次韵诗歌的基本情况、意与韵以及艺术特色等方面对苏辙次韵诗进行研究。本文分为三章。第一章先从政治和文人活动方面分析了北宋诗歌唱和活动繁盛的原因,接着分析苏辙次韵诗歌的总体基本情况。首先,根据苏辙官职变动对其次韵诗歌进行分期统计,并结合苏辙年谱对苏辙各个分期中的次韵诗的创作进行梳理;其次,罗列其次韵对象并按次韵对象统计其次韵诗歌的数量。再次,按照次韵对象分析苏辙次韵诗的两种次韵方式,即次韵他人之诗和次己前作,并分析苏辙次韵的题材的多样性。最后分析苏辙次韵诗歌的创作动机,即情感交流,应酬和竞技。第二章主要分析苏辙次韵诗歌的“意”和“韵”。和诗一向讲究意、韵,本章首先分析苏辙三种和意类型,即同意、反意和无关意,并通过苏辙次韵诗和原唱诗歌的内容比较,分析苏辙次韵诗的四种和意方式。其次,从“韵”的角度分析,在首句入韵问题上苏辙基本遵从原唱;在平仄格式上,苏辙次韵诗有采用和原唱相同的平仄格式,也有不同的,但更多地是采用和原唱相同的平仄格式;在情与韵的关系上,苏辙次韵诗的情感除了和诗歌题材相关,还会考虑到韵与情感的和谐。第三分析苏辙次韵诗韵脚的锤炼,其韵脚组词求新求变、力求与原唱诗歌不同,并喜用叠字、典故、历史名词等组成韵脚词,其次韵诗歌韵脚组词亦造成了句式的倒字、倒装,对对仗也有影响。最后结合历代诗论家对次韵诗的评价分析苏辙次韵诗意和韵的相互制约,并分析苏辙在韵的牵制下仍然追求诗意的自然,很多诗歌都达到了意与韵的和谐。第三章首先在结构和语言及艺术方面比较苏轼、黄庭坚和苏辙次韵诗歌,从中表现苏辙次韵的艺术特色,其次在次韵规律方面比较苏轼、黄庭坚和苏辙次韵诗歌的不同。最后分析苏辙次韵创作的影响,苏辙创作了大量次韵诗歌,从唱和活动中受益,表现为丰富了其诗歌风格,提高了其诗歌技巧。但是次韵诗中颇多情感浅薄的应酬诗影响了苏辙诗歌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苏辙 次韵诗 诗歌风格 意和韵 创作动机 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22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10
- 绪论10-15
- 第一章 北宋次韵诗的发展背景和苏辙次韵诗的基本情况15-32
- 第一节 北宋次韵诗的发展背景15-18
- 第二节 苏辙次韵的基本情况18-29
- 一、苏辙次韵诗创作分期18-22
- 二、次韵对象22-24
- 三、次韵方式24-27
- 四、次韵诗题材27-29
- 第三节 创作动机29-32
- 一、情感交流29-30
- 二、应酬30
- 三、竞技和诗艺切磋30-32
- 第二章 苏辙次韵诗歌的意和韵32-48
- 第一节 和意32-35
- 一、苏辙次韵诗和意类型32-33
- 二、苏辙次韵诗的和意方式33-35
- 第二节 苏辙次韵规律分析35-39
- 一、首句入韵问题35-36
- 二、近体诗的平仄36-37
- 三、情和韵的关系37-39
- 第三节 韵脚组词的锤炼及对平仄、句式的影响39-44
- 一、韵脚组词的求新求变39-40
- 二、韵脚组词的特点40-41
- 三、韵脚组词对平仄、句式的影响41-44
- 第四节 韵和意的关系44-48
- 一、次韵与和意的相互影响44-46
- 二、意韵和谐46-48
- 第三章 从与苏黄的比较看苏辙次韵诗的艺术特色及影响48-61
- 第一节 从与苏黄的比较看苏辙次韵诗艺术特色48-56
- 一、诗歌艺术方面的比较48-55
- 二、次韵规律方面的比较55-56
- 第二节 苏辙次韵诗的影响56-61
- 一、丰富诗歌风格、提高诗歌技巧56-58
- 二、大量应酬诗影响诗歌质量58-61
- 结语61-62
- 参考文献62-65
- 后记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刊编辑部;;张明华教授《唐代分韵诗研究》出版[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2 余立;;雨笠次韵诗七首[J];黄河;2006年02期
3 陈韵;;陈韵诗选[J];阳关;2007年03期
4 陈韵;;陈韵诗二首[J];北方作家;2010年03期
5 风舞之韵;;风舞之韵诗二首[J];南风;2013年01期
6 李艳杰;;唱和次韵诗的流变考察——以二苏次韵诗为例[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7 王改正;;瓷仙书韵诗情赋[J];中华诗词;2010年01期
8 潘春华;;济南荷韵诗话[J];绿化与生活;2011年08期
9 白焕然;略说杂韵诗[J];阅读与写作;1997年08期
10 张明华;;试论欧阳修的分题诗和分韵诗[J];滁州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斗全;次韵诗非元白所创[N];光明日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震;苏轼《次辩才韵诗》及相关问题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5年
2 孟文晴;苏辙次韵诗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3 李艳杰;二苏唱和次韵诗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4 涂芊;饶宗颐《长洲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5 高邢生;黄庭坚次韵诗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苏辙次韵诗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13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71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