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岳咏物诗研究
发布时间:2024-01-31 21:12
方岳(1198——1262),字巨山,号秋崖,徽州祁门(今安徽祁门县)人,是南宋后期江湖诗派中一个有代表性的诗人。方岳现存诗歌1300多首,其中咏物诗约220首,占全部诗歌的16%。这些创作数量众多的咏物诗凝聚了方岳一生的精神、思想、情感,具有丰富的情志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方岳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纵观目前学界对方岳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其诗词风格的整体性把握上,方岳咏物诗并未引起学界足够重视,对这部分的研究相当薄弱。因而本文选取方岳咏物诗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和综合考察,不仅对全面了解方岳及其作品有重要意义,而且还可以通过研究方岳咏物诗体察以方岳为代表的南宋后期中下层文人沉痛而复杂的心灵。本文主要分四章展开论述,通过文献研究法、量化统计法和文史互证法考察了方岳的生平经历及其与江湖诗派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概括其咏物诗创作数量,体裁和题材特点;解读方岳咏物诗中丰富的情志内涵、分析其艺术特色,并客观公允地评价方岳咏物诗的价值与局限,力求把握方岳咏物诗的整体风貌。通过论述得出:方岳创作数量众多的咏物诗,不仅反映了生活的多面性和审美情趣的多层性,还记录了诗人一生抗争与消沉、奋进与隐退的心路历...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方岳生平及咏物诗创作
第一节 方岳的生平经历
一、求学——“老夫本无似,嗜书如嗜醇”
二、仕宦与闲居——“几不能一日安于位也”
第二节 方岳与江湖诗派的关系
一、人生经历
二、交游情况
三、思想感情
四、诗歌风格
第三节 方岳咏物诗创作概况
一、咏物诗的范围界定
二、方岳咏物诗创作概况
三、方岳咏物诗体裁特点
第二章 方岳咏物诗的情志内涵
第一节 借咏物抒发爱国情怀
一、担忧国家命运
二、关心民生疾苦
三、讽喻社会现实
第二节 借咏物抒写人生感慨
一、高洁之志
二、隐逸之志
三、不遇之愤
四、思亲怀友之情
第三节 借咏物以明理
一、揭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二、表现人生的深刻哲理
第三章 方岳咏物诗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
一、比兴寄托,物我和谐
二、侧面烘托,遗貌取神
三、巧用典故,以才学为诗
第二节 语言:“以意为之”与色彩美
一、“不用古律,以意为之”
二、语言的色彩美——“淡妆浓抹总相宜”
第三节 审美特征:雅趣与俗味的交汇
一、化俗为雅:融雅致入俗物
二、引俗入雅:以俗趣配雅物
第四章 对方岳咏物诗的评价
第一节 方岳咏物诗的价值
一、思想和艺术价值
二、认识价值
第二节 方岳咏物诗的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91558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方岳生平及咏物诗创作
第一节 方岳的生平经历
一、求学——“老夫本无似,嗜书如嗜醇”
二、仕宦与闲居——“几不能一日安于位也”
第二节 方岳与江湖诗派的关系
一、人生经历
二、交游情况
三、思想感情
四、诗歌风格
第三节 方岳咏物诗创作概况
一、咏物诗的范围界定
二、方岳咏物诗创作概况
三、方岳咏物诗体裁特点
第二章 方岳咏物诗的情志内涵
第一节 借咏物抒发爱国情怀
一、担忧国家命运
二、关心民生疾苦
三、讽喻社会现实
第二节 借咏物抒写人生感慨
一、高洁之志
二、隐逸之志
三、不遇之愤
四、思亲怀友之情
第三节 借咏物以明理
一、揭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二、表现人生的深刻哲理
第三章 方岳咏物诗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
一、比兴寄托,物我和谐
二、侧面烘托,遗貌取神
三、巧用典故,以才学为诗
第二节 语言:“以意为之”与色彩美
一、“不用古律,以意为之”
二、语言的色彩美——“淡妆浓抹总相宜”
第三节 审美特征:雅趣与俗味的交汇
一、化俗为雅:融雅致入俗物
二、引俗入雅:以俗趣配雅物
第四章 对方岳咏物诗的评价
第一节 方岳咏物诗的价值
一、思想和艺术价值
二、认识价值
第二节 方岳咏物诗的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915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891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