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麦家小说的“传奇”叙事
本文关键词:论麦家小说的“传奇”叙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麦家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其作品《暗算》荣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由于麦家小说创作集中于“谍战”题材,不少学者将其归入类型化的通俗文学之列。然而,借助小说作品的影视剧改编,麦家的“谍战叙事”在当下大众文化传播语境中引发了一股难得的文学接受热潮,这说明其作品的审美价值已远远超出了一般通俗文学范畴。本文试图运用历史-美学的研究方法,采用叙事学、修辞学、文艺心理学、文化传播学等理论,从麦家的个人经历和思想积淀入手,立足长篇作品的文本分析,从题材主题、人物塑造、艺术表现三方面发掘麦家小说“谍战传奇”叙事的独特内涵。在此基础上,延伸探讨“麦家热”背后所隐含的积极意义。论文主体分为三章:第一章论述麦家小说的“谍战传奇”,从麦家小说创作择取谍战题材的动因及其独特的处理两方面进行论述,从军经历和文学素养造就了麦家的“英雄情结”,而隐秘的谍战历史想象及其生命诗学的诠释构成了麦家小说传奇叙事的首要表征。第二章论述麦家小说的“英雄传奇”,选取其长篇作品中三个典型人物形象进行比照,对“不完美”的英雄进行深度剖析。麦家秉承着传统道德的标尺,在其悲剧英雄观的引导下,天才英雄一方面展现了惊世骇俗的智慧,另一方面又显露出常人鄙夷的不堪,极度崇高又极度卑微的英雄们奏响了生命的悲歌。第三章论述麦家小说的“后设传奇”,多样的叙述方式,交错的意象体系构筑以及立体的影像描摹,实现了麦家谍战叙事中真实与虚构的对峙统一,进一步增强了其“传奇”美学效应。麦家小说的“谍战传奇”叙事成功突破了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固有界限,同时借助与影视媒介的积极互动,实现了审美接受上的雅俗共赏,产生了“神奇”的传播效应。由此,麦家也为当下大众文化传播语境下“纯文学”的生长与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性的借鉴,并由此确定了其创作的文学史价值。
【关键词】:小说叙事 麦家 谍战传奇 英雄 “后设”艺术
【学位授予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4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3
- 一、蛰伏与荣耀:麦家的文坛烛照之路7-9
- (一)麦家及其小说创作7-8
- (二)麦家小说的研究现状8-9
- 二、承袭与变幻:麦家小说的传奇之源9-13
- (一)“传奇”之变:从传奇小说到传奇叙事9-11
- (二)本文研究思路与选题价值11-13
- 第一章 复归与新变:精英立场的“谍战传奇”13-23
- 第一节 麦家的谍战英雄情结13-17
- 一、脉动于外:麦家的生活历练13-15
- 二、知乎于内:麦家的学识信仰15-17
- 第二节“谍战传奇”的生命诗学17-23
- 一、神秘的谍战演绎与陌生的历史想象18-19
- 二、严肃的精英立场与高远的审美旨归19-23
- 第二章 崇高与卑微:无烟战场的“英雄传奇”23-34
- 第一节 不合法的神童——私生子容金珍23-27
- 一、家族的遗弃者23-25
- 二、传统道德考验与悲剧英雄观的交错25-27
- 第二节 不完整的天才——瞎子阿炳27-30
- 一、肉体的残缺者27-28
- 二、精神意志的锐化与生存意识的缺失28-30
- 第三节 不纯粹的英雄——日本女婿陈家鹄30-34
- 一、爱情的缺失者30-31
- 二、人民伦理与自由伦理的悖逆统一31-34
- 第三章 真实与虚幻:突围想象的“后设传奇”34-48
- 第一节 多维的叙述方式35-39
- 一、流变的叙述视角35-36
- 二、独特的篇章结构36-38
- 三、幽谧的空间设置38-39
- 第二节 交错的意象构建39-44
- 一、密码:有灵魂的系统40-41
- 二、棋:有约束的人生41-43
- 三、梦:有力量的思索43-44
- 第三节 立体的影像描摹44-48
- 一、情节戏剧化44-45
- 二、语言镜头感45-48
- 结语48-50
- 致谢50-51
- 参考文献51-55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玉红;;传统与现代的交融——论麦家小说《解密》的叙事艺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9期
2 张佳宁;;解读麦家小说中的英雄形象[J];长春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3 李雷;;那个制造秘密的麦家[J];中国人才;2007年08期
4 张光芒;;麦家小说的游戏精神与抽象冲动[J];当代文坛;2007年04期
5 贺绍俊;;麦家的密码意象和密码思维[J];当代文坛;2007年04期
6 李秀金;;历史消费中的精神救赎——《风声》及麦家的意义[J];当代文坛;2008年03期
7 宋先梅;;21世纪四川作家的精神建构和艺术追求——以阿来、麦家、何大草为例[J];当代文坛;2011年02期
8 王冬梅;;类型融合、意志书写与神秘体验——麦家小说论[J];当代文坛;2011年05期
9 麦家;;作家是那头可怜的“豹子”——在苏州大学“小说家讲坛”上的讲演[J];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04期
10 何平;;黑暗传,或者捕风者说[J];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周南焱;[N];北京日报;2008年
2 胡传吉;[N];文学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管晓莉;“经典化写作”向“市场化写作”的“历史蜕变”[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赵楠;论麦家现象[D];暨南大学;2011年
2 杨妍妍;反思人类悲剧命运的智性写作[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徐丽丽;论麦家小说的特性与创新[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4 张欣;当前中国谍战小说热潮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5 孟晨;麦家特情小说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6 石晓磊;论麦家小说的特色和创新[D];安徽大学;2012年
7 赵经;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小说中特务形象的审美新变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8 张佳宁;作为记忆的载体—麦家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论麦家小说的“传奇”叙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81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408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