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鲁迅旧体诗的文本分析

发布时间:2017-06-03 15:10

  本文关键词:鲁迅旧体诗的文本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鲁迅旧体诗研究方面,前人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局限也是明显的,主要表现在以革命家鲁迅、思想家鲁迅为预设,固执地在鲁迅旧体诗与现代革命史、鲁迅思想史之间寻找对应关系,其结论有的是合适的,有的则完全是牵强附会。基于此,本论文选择文学文本理论作为解读鲁迅旧体诗的依据,试图恢复鲁迅旧体诗的本体地位和语言本性,强调鲁迅旧体诗首先是一个文学语言客体,鲁迅首先是文学家鲁迅,他的不朽价值首先是建立在其创作的文学作品的基础之上的。本论文主要包括八个部分。一,绪论,简要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对象、重要研究成果以及研究方法、研究意义。二,解读鲁迅旧体诗的学理依据,着重梳理了“文本”概念的流变过程与核心要素,并以文学文本理论为视角,回顾和反省了鲁迅旧体诗的阐释历史和阐释模式,明确了文学文本理论对于解读鲁迅旧体诗的方法论效力。三,鲁迅旧体诗的发生背景,主要解读鲁迅等新文学作家写旧体诗和在摇摆于新旧诗体之间的现象及其成因。四,鲁迅旧体诗的发生机制,主要从人际交往、审美状态、情感基调和形式创造等方面探讨了是哪些契机或情境推动着鲁迅的旧体诗创作,它们又赋予了诗作怎样的意义。五,鲁迅旧体诗的格律分析,分别探讨了押韵和对仗的问题。六,鲁迅旧体诗的意象分析,重点讨论了其对楚辞意象的沿革和对其它意象的运用。七,鲁迅旧体诗的互文分析,如果说格律、意象的分析主要针对文本本身的内部结构,互文分析则努力在此在文本与其他文本的对话中揭示问题,发现意义。八,鲁迅旧体诗的定位,主要论证了鲁迅旧体诗的局限和新质。
【关键词】:鲁迅 旧体诗 文本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10.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3
  • 一、“文本”:解读鲁迅旧体诗的学理依据13-22
  • (一) “文本”作为方法13-17
  • (二) “文本”与鲁迅旧体诗研究17-22
  • 二、新与旧之间:鲁迅旧体诗的发生背景22-28
  • (一) 新文学作家写旧体诗22-24
  • (二) 新旧诗体的选择及其成因24-28
  • 三、有意与无意之间:鲁迅旧体诗的发生机制28-36
  • (一) 人际交接·唱和酬赠28-29
  • (二) 审美状态·娱情遣兴29-33
  • (三) 情感基调·发愤抒情33-34
  • (四) 形式创造·杂文的诗34-36
  • 四、鲁迅旧体诗的格律分析36-41
  • (一) 押韵与情感传达36-38
  • (二) 对仗与意义强化38-41
  • 五、鲁迅旧体诗的意象分析41-52
  • (一) 楚辞意象41-47
  • (二) 其他意象47-52
  • 六、鲁迅旧体诗的互文分析52-60
  • (一) 用典:联通现实和历史52-54
  • (二) 戏仿:文本间的独立和依赖54-60
  • 七、鲁迅旧体诗的定位60-68
  • (一) 鲁迅旧体诗的局限60-61
  • (二) 鲁迅旧体诗的新质61-68
  • 结语68-69
  • 参考文献69-74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4-75
  • 致谢75-77
  • 浙江师范大学学位论文诚信承诺书7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程军;;超文性戏仿:一种独特的“互文”与“对话”体裁[J];文艺评论;2013年09期


  本文关键词:鲁迅旧体诗的文本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84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4184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9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