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在1928:地理迁移与文学转折
本文关键词:沈从文在1928:地理迁移与文学转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选取沈从文文学生涯中的关键一年——1928年,从沈从文该年的创作实践出发,结合对沈从文人生经历的考察,以沈从文此年的文学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着力阐述沈从文在1928年地理迁移发生的成因、经过、以及地理迁移给沈氏创作带来的变化,力图表现出地理迁移是如何促进沈从文文学转折的生成的。论文主体分为三章,另有绪论和结语相佐。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沈从文在1928”研究的可能性和意义,并对学界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阐明本文的研究视角与写作思路。第一章“地理迁移的发生”,该章主要论述沈从文从乡村迈入都市的成因,探究沈从文遭遇的困境及其为此付出的努力,最终勾勒出他地理迁移的形成过程。第二章“地理迁移带来的变化”,此章阐释地理迁移发生后沈从文所面临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他创作的影响。分别从生存困境的突围、商业市场的获益、文学传播的尝试和租界文化的体验四个方面来论述。第三章“文学转折的形成”,本章探究沈从文1928年文学转折的具体形成过程,以地理迁移衍生的三个时间节点作为划分依据,从北京时期:沈从文尚未形成明确的文学观;上海初期:湘西叙述的初步确立;上海后期:“乡下人”自我定位的完成三个方面回答沈从文的文学转折是如何形成的。结语部分是“文学转折的意义”,该部分旨在考量沈从文在1928年的文学转折对沈氏整体创作的影响,湘西叙述对当时上海文坛的作用,以及湘西叙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
【关键词】:沈从文 1928 地理迁移 文学转折
【学位授予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6.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4
- 一 “沈从文在 1928”研究的可能性8
- 二 “沈从文在 1928”研究综述8-11
- 三 研究视角、思路与方法11-14
- 第一章 地理迁移的发生14-28
- 一 从湘西到北京:受“五四”余波的影响14-19
- 二 从会馆到公寓:对文化身份的追寻19-23
- 三 从北京到上海:成为职业作家的努力23-28
- (一)外部驱动力23-26
- (二)内部驱动力26-28
- 第二章 地理迁移带来的变化28-40
- 一 生存困境的突围28-33
- 二 商业市场的获益33-35
- 三 文学传播的尝试35-37
- 四 租界文化的体验37-40
- 第三章 文学转折的形成40-54
- 一 北京时期:沈从文尚未形成明确的文学观40-45
- 二 上海初期:湘西叙述的初步确立45-50
- 三 上海后期:“乡下人”自我定位的完成50-54
- 结语:文学转折的意义54-56
- 附录56-59
- 参考文献59-6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4-65
- 致谢65-66
- 附件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慧;;论沈从文40年代创作中的“生命”主题[J];怀化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袁启君;;试析沈从文的早期军旅小说创作[J];韶关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李遇春;;沈从文晚年旧体诗创作中的精神矛盾[J];文学评论;2008年03期
4 李遇春;;沈从文的怀旧诗[J];名作欣赏;2009年03期
5 胡斌;;“爱与死为邻”——论沈从文情爱小说的“爱与死”主题[J];济宁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6 张森;;沈从文研究六十年的回顾与反思[J];理论与创作;2010年02期
7 李欣仪;;论非艺术形态“音乐”对沈从文的影响[J];求索;2011年10期
8 谭梅;吴俊乐;;1931~1990:沈从文情爱书写的效果历史研究[J];学术论坛;2012年03期
9 金介甫,谢伟民;作家沈从文:哲学与世界观(节译)[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10 沈光明;寻根于沅水流域的沉思与构想——论沈从文湘西题材作品[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文南;;沈从文和哈代作品中的乡土精神之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J·C·金介甫作;龙滔;;生的光明而短暂,死的平凡而伟大——生前倍受冷落,死后流芳百世[A];苗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已青;沈从文的传奇人生[N];中华读书报;2006年
2 何小平;沈从文带给我们多方面的文化财富[N];文艺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孔献之;沈从文百年感怀[N];人民法院报;2003年
4 ;百年沈从文:一个独特的背影[N];文学报;2002年
5 温儒敏 李宪瑜;沈从文与北大[N];中华读书报;2003年
6 郭瑾;沈从文在北京[N];文艺报;2011年
7 燕舞;张新颖谈沈从文的后半生[N];东方早报;2014年
8 刘洪涛;从“桃红色作家”到“文学大师”[N];中华读书报;2003年
9 杨元崇 蒋海兰;吉首大学:沈从文研究20年[N];团结报;2006年
10 杨瑞仁;沈从文福克纳哈代比较谈[N];文艺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萌羽;全球化视野中的沈从文与福克纳[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吴世勇;论影响沈从文创作的六个因素[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森;在“诗”与“史”之间:沈从文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孙英馨;沈从文与劳伦斯生命价值书写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李欣仪;跨学科视野中的沈从文与音乐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6 谭文鑫;沈从文的文学创作与音乐[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吴正锋;沈从文创作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褚连波;湘西文化与沈从文的小说创作[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魏巍;少数民族视野下的沈从文与老舍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蔡颖华;沈从文文学经典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斌;论沈从文的启蒙姿态[D];西南大学;2010年
2 张继杨;《七色魇集》中沈从文思想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刘畅畅;沈从文的重造民族品德的思想与湘西文化的关系的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花齐艳;沈从文四十年代创作的“晦涩”风格[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5 杨惠梅;沈从文创作的民间文学特点[D];山西大学;2015年
6 段丽华;小说家的诗 诗人的小说[D];华侨大学;2015年
7 刘志财;生命和写作的困顿与突围[D];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8 路虹;论沈从文文学创作的“静穆”之美[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9 张晓眉;沈从文北京早期文学传播研究[D];吉首大学;2015年
10 江紫娟;沈从文在1928:地理迁移与文学转折[D];海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沈从文在1928:地理迁移与文学转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90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499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