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论严嵩当国时期后七子的精神状态

发布时间:2017-07-05 04:18

  本文关键词:论严嵩当国时期后七子的精神状态


  更多相关文章: 后七子 精神状态 有不为 士人风节


【摘要】:嘉靖后期严嵩当国,后七子厌倦政治之污浊,于是高调宣称"有不为",将精力投入文学复古,寄希望于声名之"不朽"。他们把文学看得很神圣,又感受到来自官场和文坛的重重围困,于是孤高自标,坚守壁垒,倾心结盟。同时他们又无法坦然面对仕途上的升沉得失,精神紧张而焦虑。与复古派前辈李梦阳相比,他们的风节有所不及,而个中原因还要归结到嘉靖以来政治对士人风节的持续性摧折。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后七子 精神状态 有不为 士人风节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ZW061)
【分类号】:I206.2
【正文快照】: 严嵩嘉靖二十一年入阁,嘉靖四十一年五月罢,在内阁握权凡二十余年。他真正作为首辅“当国”,主要还是嘉靖二十七年倾陷夏言之后,至嘉靖四十年春“万寿宫灾”失去世宗宠信。后七子文学活动的“黄金时代”也在这个时期,即从嘉靖二十九年宗臣、徐中行、吴国伦、梁有誉进士及第,至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利华;;“后七子”文学阵营的形成、变迁及其活动特征[J];中国文学研究(辑刊);2001年02期

2 刘敬;;《四库全书总目》明代复古文学批评考论——以明“前、后七子”别集提要为例[J];贵州社会科学;2014年02期

3 苏锦;;“后七子”同制“口”字谜[J];孩子天地;2006年05期

4 王顺贵;明代后七子诗学理论探析[J];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2002年02期

5 周效柱;;明代后七子复古诗学探究[J];兰州学刊;2008年04期

6 杨遇青;;从“白云楼社”到“后七子”派——以嘉靖二三十年间京城文学话语之转移为中心[J];文学遗产;2012年03期

7 李玉栓;;明后七子结社考辨[J];中国文学研究(辑刊);2012年02期

8 郦波;论王世贞诗文主张的形成与后七子的结盟[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9 李庆立;“后七子”内部分化的一桩著名公案──李、谢之争考论[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10 李庆立;明“后七子”结社始末考[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爽;;钱谦益对明代“后七子”诗派态度发微——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和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之比较[A];明史研究(第十三辑)[C];2013年



本文编号:5205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5205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e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