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鲁迅杂文
本文关键词:试论鲁迅杂文
【摘要】:杂文是鲁迅创作的主要文体,鲁迅在纷乱、复杂的时代背景下,选择了杂文来对中国的历史和现实进行广泛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汇成“现代中国的百科全书”。鲁迅杂文内容丰富,主要表现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对黑暗现实的反抗,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以及对自我的无情解剖等四个方面。鲁迅杂文艺术独具价值:形象塑造叙议结合的,逻辑结构严谨灵活,语言风格犀利老辣,文体独特新颖。鲁迅的杂文在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风的形成,推动了现代杂文运动的不断兴起;鲁迅杂文中对人性与现实的批判传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散文家;鲁迅的文体也在杂文的发展中得到丰富。
【关键词】:鲁迅 杂文 思想内容 艺术特色 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10.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引言6-8
- 第一章:鲁迅杂文产生的背景及创作概况8-16
- 第一节:鲁迅杂文产生的环境8-13
- 第二节:鲁迅杂文创作的概况13-16
- 第二章:鲁迅杂文的思想内容16-28
- 第一节:对传统文化的批判16-19
- 第二节:对黑暗现实的反抗19-22
- 第三节:对自我的无情解剖22-25
- 第四节:对美好理想的追求25-28
- 第三章: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28-40
- 第一节:叙议的形象性28-31
- 第二节:结构的灵活性31-34
- 第三节:语言的犀利性34-38
- 第四节:文体的新颖性38-40
- 第四章:鲁迅杂文的深远影响40-51
- 第一节:带动杂文的繁荣发展41-44
- 第二节:形成批判人性和现实的传统44-48
- 第三节:促进杂文文体的发展48-51
- 结语51-52
- 参考文献52-58
- 致谢58-59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59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斌;审美的民族性缺失与沉思[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余雪芳;;试论鲁迅小说的悲剧特色[J];黄山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 沈刚;生命力度与历史理性——由新兴版画的形式意味看鲁迅的文化性格[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4 郭东;;论形象审美在社会角色定位中的作用[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王良彬;;试论王国维的悲剧观[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应玲素;;论周作人儿童文学观生成的文化语境[J];鲁迅研究月刊;2007年08期
7 陈昕,朱庆华;论鲁迅人格对其文格的制约[J];兰州学刊;2005年02期
8 马海娟;冉思尧;;浅析鲁迅对萧军《第三代》创作的影响[J];名作欣赏;2012年20期
9 肖琼;;历史悲剧和革命寓言:20世纪中国对马克思主义悲剧理论的接受和发展[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10 宋静思;;睡梦的诗学——试析《野草》中“梦”的叙写[J];济宁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圣财;扬弃与超越[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云珍;徘徊于现实和理想之间[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鸿倩;论鲁迅《呐喊》、《彷徨》的悲剧性[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4 何华;西方悲剧美学梳理及中西悲剧探析[D];安徽大学;2011年
5 李舟;关注生存:鲁迅小说的缘起与指归[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林雪飞;论鲁迅杂文中的社会意象[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7 吕俊;悲剧性的喜剧与喜剧性的悲剧[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8 张之薇;寂寞的余响[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2年
9 唐善林;启蒙·革命·审美[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10 黄惊涛;臻于“悲剧”的生命与思想境界[D];湘潭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6053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605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