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报与近代中国女性小说创作的发生——以发刊词和征文广告为中心
本文关键词:女报与近代中国女性小说创作的发生——以发刊词和征文广告为中心
【摘要】:报刊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对近代小说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女性小说创作也不例外,作品大多首先载于报刊,从数量观之,则以女报为最。本文以三十三种近代女报为考察对象,选取最能体现刊物编纂方针和主旨政策的发刊词、章程和征文广告为材料,追踪主持者拟想和预设的小说作者性别,进而落实女报与中国女性小说创作发生的某些关键性的结点。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女报 女性小说创作 发刊词 征文广告
【分类号】:G219.29;I207.41
【正文快照】: 一引言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女性并不涉足小说创作。二十世纪以前,已知为女性所作的小说仅有三部——汪端《元明佚史》、陈义臣《谪仙楼》和顾太清《红楼梦影》。其中,留存下来的只有《红楼梦影》。然而“五四”之后,小说却一跃而成为占据女性文学版图成就最大、数量最多的文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勤勤;;作为商业符码的女作者——民初《眉语》杂志对“闺秀说部”的构想与实践[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5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马勤勤;;女报与近代中国女性小说创作的发生——以发刊词和征文广告为中心[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年05期
2 马勤勤;;当“才女”与“市场”相遇——从高剑华看民初知识女性的小说创作[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晓军;;“说部”考[J];学术研究;2009年02期
2 沈燕;20世纪初女性小说杂志《眉语》及其女性小说作者[J];德州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王干;戴锦华;;女性文学与个人化写作[J];大家;1996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又平;新女性小说:“后之后”的人文精神建构——澄清关于新女性小说的几种误解[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王东明;浅论“十七年"女性小说中的女性意识[J];理论月刊;2005年08期
3 陈瑶,徐劲松;从新时期女性小说看女性意识的发展[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4 王军;;现代女性小说中的“男性价值”叙事[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12期
5 沈文婷;;女性小说新突破[J];出版参考;2008年10期
6 郭晓琳;侯立伟;;新时期女性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演变与思考[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李九华,郝彤;女作家女性意识与近期女性小说[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8 易晓斌;新时期女性小说的主题嬗变[J];株洲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9 李奇志;新时期以来的女性小说与都市人生[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10 易晓斌;新时期女性小说的主题嬗变[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199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卢惠淑;;韩、中女性小说特质考[A];东方丛刊(1998年第3辑 总第二十五辑)[C];1998年
2 孙桂荣;;性别围城之外的话语缺失——对消费时代女性小说的一种文化解读[A];东方丛刊(2005年第3辑 总第五十三辑)[C];2005年
3 杜方智;;丁玲女性小说的特色与贡献[A];丁玲与中国女性文学——第七次全国丁玲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6年
4 薛海燕;;论中国女性小说的起步[A];东方丛刊(2000年第1辑 总第三十一辑)[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丽梅 编译;英国女性小说遭遇寒流[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徐宁;女性阅读,风生水起背后的隐忧[N];新华日报;2010年
3 徐宁;女性阅读:火爆之下暗藏隐忧[N];中国妇女报;2010年
4 刘思谦;河流与浪花[N];光明日报;2014年
5 安塞县高桥乡中心小学 李方涛;90年代女性小说特征[N];延安日报;2011年
6 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 赵春秀;山西新时期女性小说创作的兴起[N];光明日报;2014年
7 陈辽;台湾女性小说的特殊性[N];文艺报;2006年
8 徐瑾;女性文学的历程[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 黄梅;十八世纪的英国女性小说家[N];中华读书报;2002年
10 瞿磊/编译;英美女性小说[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任亚荣;20世纪90年代女性小说身体话语[D];上海大学;2007年
2 李萱;现代中国女性小说的梦幻书写[D];南开大学;2009年
3 沐金华;论战争背景下的40年代女性小说[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崔铃;世纪之交韩中女性小说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5 张毅;从五四到抗战:中国女性小说中的男性形象[D];山东大学;2007年
6 胡泓;从他者到他们[D];河南大学;2003年
7 赖翅萍;未竟的审美之旅[D];河南大学;2007年
8 艾尤;在欲望与审美之间[D];苏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凤兰;中国现代女性小说女性意识的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千京宇;朝鲜族女性作家的性意识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3 冉惠娟;五四女性小说的叙事与性别[D];河南大学;2009年
4 王僖;论新世纪女性小说创作的主题转向[D];山东大学;2010年
5 何京敏;90年代女性小说的女性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向萍;台湾香港女性小说创作比较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沈燕;20世纪初中国女性小说作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虹;试论新时期中国女性小说中的“反家庭”叙事[D];河南大学;2007年
9 金莲享;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朝鲜族女性小说的女性意识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10 宋玉霞;网络女性小说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214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621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