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道茶
本文关键词:人生三道茶
更多相关文章: 三道茶 人生境界 代表 配料 云南 大理 美好生活 味道 方法 第二
【摘要】:正人生如三道茶。品味人生,就如品味云南大理有名的三道茶。由于每道茶烤煨的方法与配料都不一样,所以味道也各不相同。第一道茶:其味甚苦;第二道茶:苦中带甜;第三道茶:淡淡有味。茶如人生。三道茶,代表了三种人生境界。
【关键词】: 三道茶 人生境界 代表 配料 云南 大理 美好生活 味道 方法 第二
【分类号】:I267
【正文快照】: 人生如三道茶。品味人生,就如品味云南大理有名的三道茶。由于每道茶烤煨的方法与配料都不一样,所以味道也各不相同。第一道茶:其味甚苦;第二道茶:苦中带甜;第三道茶:淡淡有味。茶如人生。三道茶,代表了三种人生境界。第一道茶:称为苦茶,寓有清苦之意,代表的是人生的苦境。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孔阳;美学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J];文艺理论研究;1982年04期
2 吕家乡;;生命的讴歌 牺牲的礼赞——艾青诗歌中的生死主题[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年06期
3 仙竹;;白族殊礼——三道茶[J];中国民族;1984年11期
4 陈鼓应;;庄子认识系统的特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5 张发光;;神奇的境界 壮丽的人生——读《梦游天姥吟留别》[J];名作欣赏;1985年01期
6 王开文;道家思想与苏轼[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86年04期
7 白晓冬;;溶入一片淡淡的色彩——浅析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去灯塔》[J];读书;1986年03期
8 晓丹;;漫长的路[J];读书;1986年10期
9 卢善庆;;谈旅游中如何欣赏山水美[J];广西社会科学;1986年03期
10 陈红映;;庄子是天人合一型思想家[J];思想战线;198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湘霖;;“纯素”之美与文人的“禅"意识[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2 郭齐勇;;形式抽象的哲学与人生意境的哲学——论冯友兰哲学及其方法论的内在张力[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3 宋志明;;儒道合一的价值取向——评冯友兰先生四境界说[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4 张瑞君;;魏晋人物品评与李白诗歌[A];中国李白研究(1992-1993年集)[C];1992年
5 朱美琪;;《杜鹃号》的设计[A];武汉航海学会论文集(1994)[C];1994年
6 陈战国;;心态·气象·意义——冯友兰先生人生境界论分析[A];传统与创新——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李刚;;《庄子》游世主义人生理想的现代启示[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8 裴华;;论宋庆龄的生死理念[A];宋庆龄与二十世纪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0年
9 杨同卫;;论医德教育的境界[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10 曹林娣;;论中国文人园林的陶渊明情结[A];中国民族建筑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华乾;解读“黄金周”[N];重庆日报;2000年
2 孙正聿;撞击理论思维 提高人生境界[N];光明日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赵蓓蓓;旅游导购:患了“强迫症”[N];人民日报;2000年
4 韩士奇;饮茶习俗大观[N];中国社会报;2000年
5 陈平原;《剑侠传》看图说书[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6 罗玉山;寓情寓理的白族“三道茶”[N];中国医药报;2000年
7 梁鑫;大理“感通”以茶艺促旅游[N];中国旅游报;2001年
8 罗国杰;关于“以德治国”的理论思考[N];光明日报;2001年
9 左东岭;古代诗歌与现代人格[N];学习时报;2001年
10 刘敬鲁;哲学教育在提高国民素质中的作用[N];中国教育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付长珍;宋代理学境界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潘立勇;本体工夫论与阳明心学美学[D];复旦大学;2003年
3 王建疆;老庄人生境界的审美生成[D];复旦大学;2004年
4 鲁定元;文学教育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艳艳;先秦儒道身体观及其美学意义[D];复旦大学;2005年
6 单连春;人生境界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石明庆;理学诗论与南宋诗学[D];南开大学;2003年
8 许云;预算管理研究:历史、本质与预算松弛[D];厦门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琴;试论庄子的隐喻特色[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刘凌;王国维的“境界”理论[D];西北大学;2002年
3 刘志;论王阳明美学思想[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伏爱华;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和文学[D];安徽大学;2002年
5 李林;斯宾诺莎的伦理学体系[D];安徽大学;2003年
6 赵丽;论司马迁在中国儒学思想史上的地位[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7 胡文亚;中学文史教材人文价值的流失及其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陈艳辉;论王阳明的人格美学思想[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杜冉;“含情契理”的人生——方东美人生哲学述评[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陈妍;论韦应物诗的盛唐情结[D];西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6214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621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