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戏曲文本中清官形象的美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5 14:38
本文关键词:中国古典戏曲文本中清官形象的美学研究
【摘要】:中国古典戏曲中的清官形象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成为学界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法律文化的切入点。然而,过多的政治、法律角度的阐释也忽略了清官形象自身的特点。清官形象内蕴着古代知识分子的思想意识,是以通俗艺术形式表现士大夫人格的艺术典型。清官形象在古代文学艺术中塑造之繁盛,一方面反映出古代大众对社会公正的诉求,一方面又侧面反映出古代大众对知识分子言行性情的崇拜。清官形象作为戏曲中内蕴丰富的艺术形象,在培养道德品质方面具有重要的美育价值。本文基于前人对清官形象的研究,从清官形象的形成过程入手,,对其进行系统梳理和艺术分析。 第一章致力于梳理古典戏曲文本中清官形象形成的文化背景:首先,本章通过梳理清官形象的文化渊源,重点阐述了其与儒家文化的内在联系,指出清官形象的艺术创造反映了儒家的政治文化、知识分子的政治理想。其次,从宋代审美风尚与清官形象的关系、清官形象在古典戏曲文本中的演变两个方面探究清官形象的发展,指出宋代审美人格构建以及雅、俗审美趣味变迁促成了清官形象的诞生。 第二章概括了古典戏曲文本中的清官形象的不同表现形态。本章以三种分类方式——按呈现方式分类、按清美表现分类、按戏剧冲突分类,梳理出清官形象的类型。 第三章分析了古典戏曲文本中清官形象的具体审美表现。本章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全面赏析清官形象,包括人物性格的独特性和复杂性、戏剧冲突的尖锐性和曲折性以及戏剧语言的个性化、动作化、多样性。 第四章致力于评价古典戏曲文本中清官形象的文学意义和局限性。本章以期通过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辩证分析清官形象的的文学意义和美育价值,以及其忠君思想、轻视法治等方面的历史局限性。
【关键词】:古典戏曲 清官形象 审美人格 美育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3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8
- 绪论8-11
- 一、 研究意义8
- 二、 研究现状8-10
- 三、 创新点10-11
- 第一章 古典戏曲文本中清官形象与文化风尚11-30
- 第一节 古典戏曲文本中清官形象的文化渊源11-17
- 一、 “清官”释义11-13
- 二、 清官形象与儒家文化13-17
- 第二节 古典戏曲文本中的清官形象与时代审美风尚17-30
- 一、 宋代审美风尚与清官形象的生成17-20
- 二、 清官形象在古典戏曲文本中的演变20-30
- 第二章 古典戏曲文本中清官形象的美学类型30-46
- 第一节 按呈现方式分类30-35
- 第二节 按清美表现分类35-38
- 第三节 按戏剧冲突分类38-46
- 第三章 古典戏曲文本中清官形象的审美表现46-56
- 第一节 人物性格的独特性和复杂性46-48
- 第二节 戏剧冲突的尖锐性和曲折性48-50
- 第三节 戏剧语言的个性化、动作化、多样性50-56
- 第四章 古典戏曲文本中清官形象的价值和局限性56-63
- 第一节 古典戏曲文本中清官形象的价值56-59
- 第二节 古典戏曲文本中清官形象的局限性59-63
- 结语63-64
- 参考文献64-67
- 致谢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宇宙;胡帆;;内圣外王与清官情结的逻辑关联[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陶新华;北魏孝文帝以后北朝的清浊官、流外官和吏[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郭英德;论明清文人传奇的忠奸斗争主题模式[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4期
4 杜桂萍;雅正之美与清初杂剧的艺术构成[J];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01期
5 刘邦凡;;“清官”论析[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9年08期
6 高益荣;;“律意虽远,人情可推”——元杂剧公案剧中清官形象的文化透视[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杨宝春;;诗教化与高台教化——论中国戏曲之美育传统及特点[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8 胡邦炜;传统清官戏的文化透视[J];文史杂志;1996年06期
9 刘远;;论死亡在戏剧中的审美功能[J];戏剧艺术;1992年02期
10 王世德;论戏剧语言的动作性[J];戏剧;200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邹蓉;杂剧喜剧技巧史[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254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625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