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汉代赋用论的成立与变迁

发布时间:2017-08-11 09:03

  本文关键词:汉代赋用论的成立与变迁


  更多相关文章: 汉代 辞赋理论 赋用论 讽谏 丽则


【摘要】:中国古代赋论由汉代肇端,历经两千余年之发展,形成了由"赋用"到"赋体"、"赋法"的批评路数,两汉正是赋用论成立与变迁的时期。西汉赋论以司马迁"讽谏说"与扬雄"丽则说"为代表,构成赋用论的基础。而由二刘(向、歆)的《诗赋略》到班固的《两都赋序》,正以其论述话语、治学背景、政教思想的不同,形成了由西汉到东汉赋用论的变化。东汉桓谭、王充、班固、张衡等学者论赋,既昭示了东汉赋家尚礼的治用观,又隐示了汉代赋用论向魏晋赋体论的潜移。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汉代 辞赋理论 赋用论 讽谏 丽则
【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中国辞赋理论通史”(09BZW073)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I207.22
【正文快照】: 中国古典赋论由汉代肇端,并出现了诸如“讽谏说”、“丽则说”、“虚词滥说”、“不歌而诵”、“古诗之流”、“诗人之赋”、“辞人之赋”、“丽文”、“新声”以及“赋颂”、“雅正”等贯通古今的批评“母题”。然而,诚如美国学者宇文所安在其《中国文论》书中所说,汉代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泓;;谈《阅微草堂笔记》中的另类轮回故事[J];贵州文史丛刊;2016年01期

2 邹秋芳;;《齐物论》的谋篇之法[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 刘洪升;唐宋以来海河流域水灾频繁原因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杨宝忠;汉语俗字续考(之一)──利用文献材料考释俗字[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庞慧;;吕不韦与《吕氏春秋》[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黄道诚;;先秦至汉代的司法检验论略[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叶哓川;宋艳辉;叶乐锋;;专制主义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8 秦进才;汉代皇权与法律形式[J];河北法学;2004年04期

9 贾丽英;汉代有关女性犯罪问题论考——读张家山汉简札记[J];河北法学;2005年11期

10 王秀丽;别敏鸽;;颜师古《汉书注》“×,古某字”作用类析[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平安;探骊中国武术中“黄金分割”思想[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张晓利;南宋词社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储庆;论顾贞观词的前承与创新[D];安徽大学;2010年

5 陈芳;宋代儿童诗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陈文婷;试论西汉初期政论散文风格的形成与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石慧;明清小说“时间倒错”问题试探[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戚顺欣;论吴德旋“清雕琢”文艺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徐文翔;《聊斋志异》酒文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宝会;《战国策》“拟托文”文学性研究[D];鲁东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唐静;娜娜;;风靡的璀璨[J];中外食品(酒尚);2008年01期

2 张固也;;康显贞《词苑丽则序》考实[J];学术论坛;2009年03期

3 宋殿华;;青春呵青春[J];短篇小说(原创版);2008年11期

4 李海珉;;丽则女学及国耻纪念碑[J];钟山风雨;2011年05期

5 欧丽;;中等美女[J];时代风采;1995年01期

6 张峰;;思想的叶片[J];思维与智慧;2006年05期

7 姜子龙;;论唐代律赋之“雅”[J];理论界;2008年08期

8 孙福轩;;制度视野下的辞赋创作——以清代乾嘉时期为中心[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9 ;[J];;年期



本文编号:6552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6552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1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