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西厢记》续书厘定及主题人物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11 16:42

  本文关键词:《西厢记》续书厘定及主题人物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西厢记》 续书 版本 主题 人物


【摘要】:《西厢记》以其非凡的影响力催生了大量续书,这些续书有着自身的历史背景、文化成因、文学成就等,具有独立的特殊价值。本文把《西厢记》续书作为一个整体,对其进行比较全面的梳理和分析,一共分为三章展开研究。第一章对《西厢记》续书概况进行厘定。论文首先在前人对于“续书”概念界定的基础上,结合《西厢记》后续创作的具体情况,对《西厢记》续书的范围进行界定,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其次本文对续书的不同类型包括翻改本、续写本、增补本和存疑本四个部分进行分类厘定,对续书的作家概况、著录情况、作品现状、作品体例、内容评价等信息进行综合收录、辨析和研究。第二章对《西厢记》续书主题进行分析。续书的主题是续书作者在理解原著的基础上自身思想的传达和目的的呈现,主要表现为继承原著并有一定弱化或强化的情感主题,还有通过不同方式进行改编的反对原著的教化主题,另外还有幻梦主题和娱乐主题等其他主题。续书主题复杂多样、情理倾向明显,主题的情理倾向受多种因素影响在数量上和时间上分布不均。突出主题所采用的手法不同,特别是佛道思想的大量运用值得注意。不同主题所受评价不一,实际上它们应当被客观看待。第三章对《西厢记》续书人物进行分析。原著中主要人物的演变表现为莺莺形象个别继承或强化,以弱化与崇礼化为主,张生形象或继承重情,或走向遵礼或被极度丑化,红娘形象则有些保持反抗,有些走向维礼。原著中次要人物的演变表现为老夫人形象继续保持利益至上为主,而郑恒形象则被不断美化。另外原著中的边缘人物群亦发生了放大、略化、美化、丑化等分化和演变。还有一些新增人物为西厢故事的人物群增添了新鲜的血液,有的甚至因承担重要角色而被逐渐凸显出来,其形象特征各异,有劫匪形象、礼法模范形象、道化形象等,总之,他们丰富了原著中的人物群体。整体来看,续书中的人物较之于原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众多人物系列和新增人物具有新的特点和规律,人物形象塑造显单薄,单个作品中人物群体显驳杂。
【关键词】:《西厢记》 续书 版本 主题 人物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3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11
  • 绪论11-15
  • 一、论文的研究缘起和意义11-12
  • 二、研究现状分析12-15
  • 第一章 《西厢记》续书概况厘定15-67
  • 第一节 《西厢记》续书范围界定15-21
  • 一、续书的定义15-18
  • 二、本文研究对象界定18-21
  • 第二节 《西厢记》续书之翻改本21-41
  • 一、明代翻改本作品21-26
  • 二、清代翻改本作品26-41
  • 第三节 《西厢记》续书之续作本41-58
  • 一、明代续作本作品41-44
  • 二、清代续作本作品44-58
  • 第四节 《西厢记》续书之增补本58-64
  • 一、元末明初詹氏增补本作品58-60
  • 二、明初李氏增补本作品60-64
  • 第五节 《西厢记》续书之存疑本64-67
  • 一、元末至明存疑本作品64-65
  • 二、清代存疑本作品65-67
  • 第二章 《西厢记》续书主题分析67-90
  • 第一节 情感主题67-73
  • 一、继承68-69
  • 二、弱化69-71
  • 三、强化71
  • 四、介于弱化与强化之间71-73
  • 第二节 教化主题73-81
  • 一、否定原著真实性74-76
  • 二、翻改莺生私合76-77
  • 三、保留莺生私合77-81
  • 第三节 其他主题81-86
  • 一、幻梦主题81-83
  • 二、悲剧主题83-85
  • 三、娱乐主题85-86
  • 小结86-90
  • 第三章 《西厢记》续书人物分析90-114
  • 第一节 原著中主要人物演变90-101
  • 一、莺莺:个别继承或强化,以弱化与崇礼化为主90-94
  • 二、张生:继承重情、走向遵礼或极度丑化94-97
  • 三、红娘:保持反抗或走向维礼97-101
  • 第二节 原著中次要人物演变101-107
  • 一、老夫人:保持利益至上为主102-105
  • 二、郑恒:不断美化105-107
  • 第三节 原著中边缘人物演变和新增人物特征107-111
  • 一、边缘人物群107-111
  • 二、新增人物群111
  • 小结111-114
  • 结语114-117
  • 参考文献117-12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27-128
  • 致谢12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伏涤修;;秦贯撰《郑崔合垵墓志铭》真伪考辨[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7年04期

2 钟林斌;戏剧史上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斗争的一个侧面——评《续西厢升仙记》和《翻西厢》[J];社会科学辑刊;1982年03期

3 熊元义;余三定;;中国悲剧精神的强化与消解[J];戏剧文学;2003年10期

4 伏涤修;;对中国戏曲同题翻创现象的文化学思考[J];戏曲艺术;2009年04期

5 潘承玉;《全清词·顺康卷》指瑕[J];学术研究;2004年06期

6 郑志良;;《翻西厢》的版本、作者及时代归属考[J];中华戏曲;2011年01期

7 郑政;;《补西厢弈棋》探析[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7期

8 汪超宏;;研雪子《翻西厢》非沈谦《翻西厢》[J];文学遗产;2009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伍永晋;明清《西厢记》续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571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6571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3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