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孟浩然之背疽及其死亡
本文关键词:论孟浩然之背疽及其死亡
更多相关文章: 孟浩然 火毒内蕴 王昌龄来访 食鲜疾动 背疽而卒
【摘要】:孟浩然晚年身患背疽,卧于襄阳,因为诗友王昌龄的造访背疽发作而死,这一事件虽在王士源《孟浩然诗集序》中有所记载,但较为简略,而且疑点较多。结合中医情志学及中医病理学相关知识,梳理孟浩然晚年诗作及其与张九龄、王昌龄诸人交游可知,孟浩然之所以身患背疽,乃是因为在张九龄幕中七情内伤而又膏粱厚味,从而火毒内蕴而致郁结。其后他辞归襄阳,经过一年多的静心调养,背疽有所好转。但因对自己病情误判,王昌龄遇赦北还时,孟浩然与之浪情欢谑,最终引起背疽发作而死。
【作者单位】: 六盘水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关键词】: 孟浩然 火毒内蕴 王昌龄来访 食鲜疾动 背疽而卒
【基金】:六盘水师范学院校级课题“疾病体验下的孟浩然及其文学创作研究”(LPSSY201508)
【分类号】:I207.22;K242
【正文快照】: 作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孟浩然(689—740)虽生逢开元盛世,却始终未能为世所用,是当时少有的以布衣终老的诗人。近年来学界对于孟浩然的家世交游、生平行事、思想活动、心理性格及诗歌艺术研究较多,但孟浩然的身体健康与情志疾病,尤其是他晚年患疽病并最终导致其死亡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刚;孟浩然佚诗新辑[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4期
2 于一元;;孟浩然[J];山花;1989年04期
3 杭宁;;孟浩然的《春晓》[J];父母必读;1981年02期
4 刘孝红;;论孟浩然的“风流”[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6期
5 程芳;;谈孟浩然隐逸不仕的内在原因[J];枣庄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张震英;;2011年孟浩然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7 孟祥光;王辉斌;;孟浩然研究的现在与将来[J];阅江学刊;2012年01期
8 郭翠凤;形象生动 意蕴深藏——读孟浩然《过故人庄》[J];内蒙古电大学刊;1993年01期
9 董孝一;;水中著盐,饮水乃知——从“用典”看孟浩然诗的“清淡”[J];山花;2014年08期
10 孟子勋;;孟浩然诗歌自然清淡的审美取向[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园;孟浩然及其诗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嫣然;孟浩然人生的二重奏—仕与隐[D];山东大学;2014年
2 王弯弯;孟浩然诗歌用典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3 朱猛;孟浩然诗歌创作艺术渊源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4 孙丽华;论孟浩然的故乡情结[D];湖北师范学院;2015年
5 刘峰峰;论孟浩然及其诗歌在唐代的接受与传播[D];漳州师范学院;2012年
6 王艳萍;气:孟浩然及其诗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7 刘文婷;《孟子》对孟浩然思想影响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
8 杨东莉;孟浩然在宋元时期的接受[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荣;孟浩然创作和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静;孟浩然近体诗意象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801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680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