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史料还原、文本解读到诗学建构——民国诗歌研究的三个方法论案例
本文关键词:从史料还原、文本解读到诗学建构——民国诗歌研究的三个方法论案例
【摘要】:民国时期的中国诗歌研究有着三个方面的困难:历史文献的保存与整理、进入诗歌文本的基本方法以及中国新诗自身诗学框架的建立。刘福春、孙玉石与骆寒超三位先生分别在这三个方面做了认真的探索,贡献了值得重视的学术经验,是我们进一步推进新诗研究的重要参考和借鉴。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985创新基地;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关键词】: 民国诗歌 方法论 案例
【基金】:教育部省部共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民国时期诗歌教育资料的整理与研究”(14JJD750007)
【分类号】:I207.25
【正文快照】: 民国是中国诗歌从传统形态转为现代形态的重要时期——可以称作是中国诗歌现代经验的“原发”时期,较之于当下中国诗歌目迷五色般的变化和跃进,民国诗歌的研究另有一番难度,这就是历史材料的湮没、文本进入的方法以及中国新诗自身诗学框架的建立。在我看来,与其对这几个问题作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诗歌研究中心2004年获赠图书一览表[J];中国诗歌研究动态;2004年00期
2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稿约[J];中国诗歌研究动态;2004年00期
3 赵敏俐;;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2005年度工作总结[J];中国诗歌研究动态;2006年00期
4 ;中国诗歌研究中心2005年获赠图书一览表[J];中国诗歌研究动态;2006年00期
5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稿约[J];中国诗歌研究动态;2006年00期
6 班社;;新时期(1978/2003)中国诗歌研究论文集目》出版[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7 黄琪;;“当代诗的概念:范围、内涵与阐释”座谈会在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举行[J];中国诗歌研究动态;2011年01期
8 马赛;;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与法国高校和学院展开多项学术交流[J];中国诗歌研究动态;2012年01期
9 赵敏俐;;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2011年度工作总结[J];中国诗歌研究动态;2012年02期
10 傅璇琮;新世纪中国诗歌研究三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稿约[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一辑)[C];2004年
2 张海芹;;“《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编委会第一次会议”召开[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二辑)[C];2007年
3 赵敏俐;;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2005年度工作总结[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二辑)[C];2007年
4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稿约[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二辑)[C];2007年
5 赵敏俐;;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2006年度工作总结[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三辑)[C];2007年
6 ;中国诗歌研究中心2004年获赠图书一览表[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一辑)[C];2004年
7 徐迪;;中国诗歌研究中心第五届学术委员会年会暨2005年年终总结会召开[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二辑)[C];2007年
8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2007年大事记[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四辑)[C];2008年
9 赵敏俐;;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2007年度工作总结[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四辑)[C];2008年
10 ;中国诗歌研究中心2005年获赠图书一览表[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二辑)[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杨;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朗诵艺术团成立[N];文艺报;2009年
2 闻讯;北大成立中国诗歌研究院[N];文艺报;2010年
3 ;北大成立中国诗歌研究院[N];中华读书报;2010年
4 记者程梦瑶;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成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记者 李欣瑶;《1949-2000年中国诗歌研究》一书获奖[N];甘肃日报;2010年
6 陈平原;作为大学精魂的诗歌[N];文艺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蔡闯;中国学者不落后了[N];光明日报;2002年
8 王媛;为诗歌把脉[N];北京日报;2001年
9 ;人民需要高雅艺术[N];安康日报;2012年
10 王芬;诗歌与社会关系的反思与重建[N];文艺报;2009年
,本文编号:7002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700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