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视域下的《耶路撒冷》
本文关键词:心理学视域下的《耶路撒冷》
【摘要】:徐则臣是“70后作家群体”中一位特色鲜明的作家,他的小说创作秉承了批判现实主义传统,在写法上又别具一格,受到了现代派的影响。他关注底层百姓的现实生活,但又并非居高临下式的关注,而是身处其中,和他们一起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在他的作品中,各色人等无论身份地位如何,都平等地处于现实生活的裹挟之下,经历着生活的幸福与痛苦。《耶路撒冷》是徐则臣迄今为止发表的最后一部长篇,也可以说是他的代表作,我们可以从他的一次访谈中找到依据:当记者问到他是否已经写出了一部让自己心安的作品时,徐则臣这样回答道:“非要找一部,那就是刚写完的《耶路撒冷》。我一直想在三十五岁之前写一部能够总结这么多年想法、对这些年的积累可以做个比较彻底清理的小说,这部小说基本做到了。写它的时候,觉得之前的写作都是练笔;写完后,我觉得我会写小说了。”[1][165]《耶路撒冷》于2014年获得老舍文学奖,徐则臣也成为第一个获得老舍文学奖的“70后”作家。本文主要是通过心理批评和文本细读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试图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来探讨《耶路撒冷》中的心理学倾向,并以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学说和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分析《耶路撒冷》中的人物动机和人物形象。除引言和结语部分外,本文一共五章。引言部分从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入手,概括介绍了主要的心理学流派,阐述了文学与心理学的关系,介绍了评论界关于徐则臣的研究成果,进而提出本文的切入视角以及写作思路。本文首先从精神分析学说来看徐则臣小说创作受到的心理学影响,探索了徐则臣的家庭出身以及他的生活经历特别是童年经历,认为他在童年生活中所受到的压抑,以及个人的身份焦虑、生活焦虑,导致他的小说作品中的“出走”主题的呈现。个人的压抑,通过作品而宣泄出来。接着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论证了易长安父子、吕冬母子和杨杰母子受到的俄狄浦斯情结的影响。阐述了易长安的弑父情结和杨杰、吕冬的恋母情结。其中,杨杰的恋母情结导致他娶了一个北京籍的妻子,而吕冬的恋母情结,导致他娶了一个和母亲的个性和职业都非常相近的妻子。本文还从意识与潜意识入手,探讨了易培卿及其妻子在二者的身份及关系中受到的心理创伤,他们都运用移置作用去处理这种创伤。而初平阳,则是通过移置作用,将景天赐与秦环奶奶相连接,从而以去耶路撒冷留学的方式,解决了长存在心底的问题。同时,本论文论述了由于反向作用,导致秦福小对待弟弟景天赐特别好的现实。而在景天赐的死亡中,受到心理创伤比较严重的秦福小,在不断的梦境中,进行了自我的拯救。然后以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为依托,叙述了花街小伙伴的集体返乡,在他们的实际返乡背后,还有秦环秦奶奶的精神还乡。无论是实际返乡还是精神返乡,都是一种回归心安的方式,无论是永恒回归还是再出发,他们都找到了自己的救赎方式。最后从马斯洛的人本主义理论出发,集中阐明需求层次理论在《耶路撒冷》中几个关键人物身上的体现,正是由于安全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舒袖无法在爱与归属的需要层次上停留,她选择了离开北京。由于尊重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易培卿一直固执地在事事上都追求所谓的尊严。而初平阳,是一个不断追寻自我实现需要的知识分子,为此他放弃了大家都觉得不错的工作,不断地走上求学之旅。结语总结了《耶路撒冷》中体现的心理学原理,阐述了徐则臣在文学创作中受心理学影响的可能。作为“70后作家团体”的重要一分子,徐则臣的小说在中国当代文坛有着特殊而重要的意义,本论文旨在彰显其心理学意义,并认为非常有必要从多角度多方面挖掘徐则臣小说《耶路撒冷》的“心理学”特征,我们的文学研究也有了跟进的必要和阐释的意义。
【关键词】:徐则臣 耶路撒冷 心理学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42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3
- 第一章 焦虑与宣泄——《耶路撒冷》中“出走”主题的心理学影响探源13-19
- 第一节 个人焦虑与宣泄13-16
- 第二节 集体焦虑与宣泄16-19
- 第二章 俄狄浦斯情结——亲子关系的隐匿形式19-26
- 第一节 父与子19-22
- 一、俄狄浦斯情结——解构父亲形象19-20
- 二、易长安对易培卿的反抗20-21
- 三、求同作用:易长安与易培卿的相似21-22
- 第二节 母与子22-26
- 一、吕冬之母与其对吕冬择偶的影响22-24
- 二、杨杰之母及其对杨杰择偶的影响24-26
- 第三章 潜意识与意识的对抗——精神创伤与自我救赎26-33
- 第一节 本我、自我与超我:易培卿的一生26-27
- 第二节 移置作用:易培卿夫妇与初平阳27-29
- 一、易培卿夫妇与移置作用27-28
- 二、移置作用在初平阳身上的体现28-29
- 第三节 反向作用:秦福小与景天赐29-30
- 第四节 梦的解析:梦的增强对秦福小的治疗作用30-33
- 第四章 返乡——人的回归集体无意识的表达33-38
- 第一节 实际返乡34-36
- 第二节 精神返乡36-38
- 第五章 人本主义心理学——不同层次的动机与需求38-42
- 第一节 舒袖:安全的需要38-39
- 第二节 易培卿:尊重的需要39-40
- 第三节 初平阳:自我实现的需要40-42
- 结语42-44
- 参考文献44-46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46-47
- 致谢47-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徽昭;;飘泊者穿过中国——评徐则臣小说《跑步穿过中关村》[J];小说评论;2007年S1期
2 郑兴;;论徐则臣的“北京系列”小说[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吴俊;;徐则臣小说简评[J];小说评论;2009年04期
4 张丹;;殊途与归途——徐则臣小说中的“京漂”一族[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3年01期
5 徐则臣;邓如冰;;徐则臣:城市是我小说的重要主人公[J];西湖;2013年12期
6 夏泽奎;;论徐则臣的小说创作[J];山西文学;2009年07期
7 ;徐则臣作品要目[J];百花洲;2009年06期
8 张娜;;论徐则臣“京漂”小说中女性形象[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2年08期
9 刘涛;;上下求索——徐则臣论[J];西湖;2013年06期
10 杨春雪;;试论徐则臣小说的语言特色[J];当代文坛;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墨波;徐则臣:小说在故事停止之后才开始[N];文艺报;2013年
2 李昌鹏;徐则臣《轮子是圆的》难以捉摸的魅力[N];文艺报;2011年
3 杨庆祥;轻的或重的[N];文艺报;2014年
4 郭艳;徐则臣:一个中国青年智识者的自白[N];北京日报;2014年
5 黄相宜;烟火花街,人间北京[N];文艺报;2013年
6 徐则臣;徐则臣:“70后”作家的尴尬与优势[N];文学报;2009年
7 徐妍;“新生代”作家需要增强经典意识[N];文艺报;2010年
8 李浩;从阅读出发,从经典出发[N];文艺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傅小平;好小说应该是多解的[N];文学报;2006年
10 陈涛;徐则臣小说论[N];文艺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珩;漂泊与怀乡——徐则臣小说简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施华美;沉默与突围:“70后”作家创作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3 姜金丽;漂泊·怀乡·救赎—徐则臣小说一个侧面的解读[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4 车广微;徐则臣小说创作论[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5 李蔓;经典意识主导下的写作—徐则臣小说论[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6 王雅卉;徐则臣小说创作新探[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7 张欣;困境与突围[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8 赫晨;徐则臣小说创作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6年
9 蒋书羽;徐则臣小说的成长主题[D];广西师范学院;2016年
10 杨超;论徐则臣小说的悲剧意识[D];南昌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7323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732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