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性别视角下新世纪官场小说女性形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7 03:03

  本文关键词:性别视角下新世纪官场小说女性形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官场小说 女性形象 两性关系 女性叙事


【摘要】:从古至今,官场小说大多以男性人物形象为主。进入21世纪,很多活跃在官场或有过从政经历和体验的女性,越来越注重用文字表现女性在官场的别样人生,整个官场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才逐步丰富多样。但学界对官场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投以的目光还较为有限。目前对官场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立足于对特定作家和具体作品的分析,从形象塑造、叙述视角及叙事方式等方面加以研究;二是属于印象式、随感式的评论较多,学术化的评论较少;三是就单部作品展开品读和评论,难以形成对新世纪官场小说女性形象整体性的把握。因此,本文尝试从性别视角对新世纪以来的官场小说女性形象进行较为细致的梳理和类型划分,对官场小说中的这类“非主流”投以更多的关注,敏锐发现官场小说中女性书写发生的变化,以期对新时期以来的“官场小说女性书写”有更客观的评价;在对官场小说的女性叙事和叙事特点进行充分研究和梳理的基础上,对官场女性书写未来的创作方向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发觉女性书写中的法治思维、反思女性书写的工具性意义、通过女性书写表现社会新常态等,以期推进官场女性书写内容和视角的探索与突破。本文在绪论部分主要是阐明研究动机、意义,综述有关研究现状和研究途径。正文分为“新世纪官场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新世纪官场小说中的两性关系”、“性别视角下官场小说女性形象的多重构建”、“新世纪官场小说女性书写的反思”四个部分。第一章将官场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划分为“风情万种的机会主义者---功利型女性”、“男权秩序的挑战者---反抗型女性”、“不容忽视的陪衬者---边缘型女性”、“官员身后的奉献者---牺牲型女性”、“官场中的点睛者---价值型女性”五类,通过上述类型构筑新世纪官场小说女性人物群像。第二章主要是从官场小说中的两性关系出发,诠释官场小说中男女之间“注视与被注视”、“操控与被操控”、“评判与被评判”的两性关系,从而对官场小说中两性关系的叙事伦理和策略进行深入分析。第三章从作家的性别视角出发,总结对比不同性别作家塑造的女性形象的异同、优缺点和成因。第四章结合当前形势和自身感悟,从性别视角对未来官场小说女性书写的发展进行阐述。
【关键词】:官场小说 女性形象 两性关系 女性叙事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4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绪论6-10
  • 一、官场小说概念与流变6-7
  • 二、相关研究现状7-9
  • 三、研究方法9
  • 四、研究意义9-10
  • 第一章 新世纪官场小说中的女性形象10-17
  • 一、风情万种的机会主义者---功利型女性10-11
  • 二、男权秩序的挑战者---反抗型女性11-12
  • 三、不容忽视的陪衬者---边缘型女性12-13
  • 四、官员身后的奉献者---牺牲型女性13-14
  • 五、官场中的点睛者---价值型女性14-17
  • 第二章 新世纪官场小说中的两性关系17-20
  • 一、注视与被注视17
  • 二、操控与被操控17-19
  • 三、评判与被评判19-20
  • 第三章 性别视角下官场小说女性形象的多重建构20-25
  • 一、男性笔下官场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固化和成因20-21
  • 二、女性笔下官场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突破和局限21-23
  • 三、新世纪官场小说女性形象的价值传递23-25
  • 第四章 新世纪官场小说女性书写的反思25-29
  • 一、女性人物形象的“第二性”25-26
  • 二、女性书写中的法治思维26-27
  • 三、女性书写的工具性意义突破27
  • 四、女性书写的官场正能量27-29
  • 结语29-30
  • 参考文献30-3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32-33
  • 致谢3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国军;;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官场小说历史渊源与发展历程考察[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杨霞;;“功名”启示录 ——90年代官场小说散论[J];艺术广角;2002年03期

3 赵佃强;世纪之交“官场小说”热潮的历史文化缘由[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力小鲲,黄仕昌;反腐小说与官场小说[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5 卜繁燕;90年代“官场小说热”现象透析[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6 孟凡静;官场小说:在世纪之交兴起[J];唐山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邵国义;;两个纠缠不清的命题:反腐小说和官场小说[J];社会科学家;2005年06期

8 罗四林;政治文化与当代官场小说略论[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王金华;陈亮;;忠奸并用 术道杂陈——当代官场小说的文化解读[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温凤霞;;试论“官场小说”的程式化和类型化[J];理论学刊;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士化;;官场小说的自觉超越——评许春樵长篇小说《放下武器》[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小平;“官场小说”缺少更深广的精神内涵[N];文学报;2007年

2 陈竞;官场小说热销引人深思[N];文学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姚依农 本报评论员 黄波;官场小说为何这么热?[N];湘声报;2009年

4 胡芳;官场小说为何冷不下来[N];中国文化报;2009年

5 小雪;《中国式秘书》:官场小说又一波[N];人民公安报;2010年

6 安新;虚构的阴谋捧红官场小说[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1年

7 何平;官场小说的穷途和前路[N];文学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高斌;从“官场小说”能读到什么[N];检察日报;2013年

9 邵立;不必夸大官场小说的功效[N];南方日报;2013年

10 周思明;官场小说的缺陷和出路[N];人民公安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哲;“政治伦理”与当代官场小说[D];吉林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伟;被权力拷问的人性——新世纪官员作家创作的官场小说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鲁道祥;“新官场小说”论[D];武汉大学;2005年

3 朱毅;新时期官场小说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4 肖春禹;反腐小说与官场小说类型探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陈发明;新时期官场小说考论[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世良;反腐与“官场小说”的倾向性[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冯雪;世纪之交官场小说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8 马洪波;新时期“官场小说”论[D];齐齐哈尔大学;2012年

9 呼伟;论新时期“官场小说”创作[D];辽宁大学;2013年

10 周正;试论近20年来“官场小说”的权力文化书写[D];海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440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7440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9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