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韩愈的《史记》接受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7 21:38

  本文关键词:韩愈的《史记》接受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韩愈 《史记》 接受


【摘要】:韩愈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尤其在文学领域,更是受到了历代学者的关注与研究。新时期,学术界对韩愈的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其中,韩愈对《史记》的接受这一课题,也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人们对于韩愈接受《史记》的研究,仅仅局限在艺术性层面。较少有人考虑到韩愈对《史记》思想、情感等方面的接受,以及韩愈接受《史记》的背景、渠道、过程等内容。这些问题,仍有待于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究。全面而深入地阐释韩愈对《史记》的接受,是本文的目的所在。唐代是《史记》传播接受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政府重视修史,社会上形成良好的崇史风气。《史记》的史学价值逐步得到了人们的认同。文人学士或注释《史记》、或征引《史记》、或评价《史记》。其中,古文先驱这一群体,以儒家文艺观评价《史记》,虽有失偏颇,但也极大地促进了《史记》的传播。韩愈正是在前人的基础之上,锐意阐发《史记》的艺术魅力。韩愈诗文中征引、化用《史记》的数量较为可观。通过统计分析,韩愈对《史记》的情感趋向,主要体现为“儒者风采”和“感慨悲歌之士”。在思想方面,韩愈的“天人观”、“不平则鸣”说、“历史观”,都受到了《史记》的影响。韩愈的思想根底为正统儒学,他对《史记》的接受,可以看作是情感上的一种诉求。韩愈文章对《史记》的接受,前人研究较多,主要结论是韩愈很好地学习继承了《史记》写人叙事的手法。但是韩愈的接受,并不仅仅是因袭,他在学习《史记》的同时,融进了自身的儒者气质,并且以创新的精神,极大地开拓了各类文体。创新是其接受的最终目的。在韩愈、柳宗元等人的影响下,《史记》的文学价值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韩门弟子”中李翱、皇甫n\等,也在接受《史记》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史记》的传播与接受,从此开辟出新生面。总体而言,韩愈在《史记》接受史上,是一位承前启后、开拓创新之人物。
【关键词】:韩愈 《史记》 接受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6.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5
  • 引言5-12
  • 第一章 韩愈接受《史记》的背景12-25
  • 第一节 《史记》在初盛唐时期的传播概况12-17
  • 第二节 古文先驱对《史记》的接受17-20
  • 第三节 韩愈接受《史记》的渠道20-25
  • 第二章 韩愈对《史记》思想情感的接受25-59
  • 第一节 韩愈对《史记》的情感趋向分析25-42
  • 第二节 韩愈对《史记》“天人观”的接受42-47
  • 第三节 韩愈对《史记》“发愤著书”说的传承47-52
  • 第四节 韩愈对《史记》“历史观”的接受52-59
  • 第三章 韩愈对《史记》艺术性的接受59-72
  • 第一节 韩愈散文对《史记》“雄奇文风”的接受59-64
  • 第二节 韩愈散文对《史记》“叙议结合”结构布局的接受64-67
  • 第三节 韩愈散文对《史记》人物塑造艺术手法的接受67-72
  • 第四章 韩愈接受《史记》的意义与影响72-81
  • 第一节 《史记》文学经典地位的初步衡定72-76
  • 第二节 韩门弟子接受《史记》概况76-81
  • 结语81-83
  • 参考文献83-87
  • 致谢87-8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88-8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查金萍;;对“接受史研究”应在宽容中接受——与袁晓薇博士商榷[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宫白云;;接受史[J];延安文学;2014年02期

3 宫白云;;接受史(七首)[J];诗歌月刊;2014年03期

4 黄斌;;对电影的个人接受史[J];长江文艺;2006年11期

5 曾军;接受的复调——关于巴赫金接受史研究方法的几点思考[J];云梦学刊;2003年01期

6 黄明;有自己作为的“接受史”——《接受的复调——中国巴赫金接受史研究》在接受史研究上的意义[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郭自虎;;从作家并称的接受分野看文学接受史中的道德评价因素[J];东方丛刊;2008年02期

8 文美;;《文学美学与接受史研究》出版[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陈文忠;;走出接受史的困境——经典作家接受史研究反思[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陈文忠;;为接受史辩护——《中唐元和诗歌传播接受史的文化学考察》的学术意义[J];文学与文化;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易安;;李白接受史中的文本阅读和替代阅读[A];中国李白研究(2005年集)——中国李白研究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文忠;接受史:文学史研究的新领域新热点[N];人民政协报;2002年

2 ;鞍山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接受史明武同志辞去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职务请求的决定[N];鞍山日报 ;2007年

3 本报记者 孙妙凝;从接受史角度研究李清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4 陶喻之;“张骞泛槎”典故唐代接受史[N];东方早报;2014年

5 张丰君;在运动状态下透视文学史[N];光明日报;2002年

6 陈瑜;《接受的复调》——接受史研究的重要突破[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7 张颖;从读者角度考察文学发展[N];光明日报;2003年

8 王晓平;《西游记》的接受史[N];中华读书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捷;《山海经》接受史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文浩;接受美学在中国文艺学中的“旅行”:整体行程与两大问题[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伟文;清代前中期黄庭坚诗接受史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娇娇;接受美学视域下《阿Q正传》接受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2 束振文;韩愈的《史记》接受研究[D];扬州大学;2016年

3 王彬;《怀旧》接受史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4 郭晓明;司马相如接受史——汉魏晋南北朝时期[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5 宋兵;清真词接受史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李莹;接受美学影响下的中国文学接受史研究及未来走向的思考[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伟;李清照接受史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8 董继兵;阮籍诗歌接受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杜凤侠;六朝阮籍《咏怀》诗接受史[D];清华大学;2006年

10 苏俊yN;北宋后末期黄庭坚诗歌接受史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460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7460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e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