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从启蒙到政治经济学——高晓声“陈奂生系列”再解读

发布时间:2017-09-02 03:13

  本文关键词:从启蒙到政治经济学——高晓声“陈奂生系列”再解读


  更多相关文章: 高晓声 “陈奂生系列” 启蒙 政治经济学


【摘要】:对于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研究者普遍只关注发表于"新时期"初期的前四篇,而腰斩创作于1990年代初的后三篇,其解读也多集中在启蒙与国民性批判这一点上。本文历史化重读"陈奂生系列",指出前四篇与后三篇截然不同的关注点及其原因。前四篇以个人经验为基础,剖析自我和农民的历史命运,顺便搭上了新启蒙话语的顺风车;后三篇则通过陈奂生包产之后的八年生活呈现小生产者在"新时期"的最终命运,苏南农村的新发展、新问题成为作者的关切所在。农村的现实变化超越了静止的国民性批判,使高晓声无意中回归了政治经济学。前四篇与后三篇蕴含的丰富社会史信息,为重读高晓声及探视时代转型提供了新视角。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高晓声 “陈奂生系列” 启蒙 政治经济学
【分类号】:I207.42
【正文快照】: 作家高晓声1999年7月6日逝世于无锡,墓碑上刻着他说过的一句话:“我敬佩农民的长处,也痛感他们的弱点。”在中国,墓碑上的文字是对逝者的盖棺定论。把高晓声塑造的陈奂生这一形象与鲁迅的国民性批判联系在一起,是1980年代以来一直到现在的惯常理解。这样的解读连篇累牍,似乎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毓璜;;作家高晓声[J];文学教育(下);2010年09期

2 程善帮;试谈高晓声小说的辩证艺术[J];武汉师院咸宁分院学报;1982年02期

3 周葱秀;;试论高晓声的创作[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1期

4 侯虞敏;高晓声心态小说初探[J];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5 范准;论高晓声小说的幽默风格[J];江苏社会科学;1996年06期

6 李盛昌;文坛“农夫”——高晓声印象[J];理论与创作;1997年01期

7 贾忠良;;高晓声的幽默艺术[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8 周国忠;;他真的离去了吗?——小记我与高晓声的交往[J];太湖;2013年06期

9 徐兆淮;;我所知道的高晓声——写于高晓声逝世10周年纪念[J];太湖;2009年06期

10 冯士彦;;高晓声八题[J];翠苑;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石湾;冬祭高晓声[N];文艺报;2012年

2 陆建华;寒碜的高晓声故居[N];文学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高晓声研究会”在常州成立[N];文学报;2012年

4 石湾;从董墅故居走进高晓声的文学世界[N];中华读书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钟颖慧;高晓声小说中的“乡村”书写[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2 苗点;时代的沉浮—新时期以来有关高晓声的评论探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年

3 马晓;论高晓声小说中的苦难书写[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4 王海舒;试论高晓声的新笔记小说[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文花;李元吉与高晓声农民小说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李徽昭;高晓声乡土意识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葛雪梅;给农民变形人格以喜剧舞台[D];苏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760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7760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d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