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金代山西诗人群体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2 11:35

  本文关键词:金代山西诗人群体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金代 山西诗人群体 交流唱和 群体风格 诗坛地位


【摘要】:山西诗人群体是金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文人群体,成员众多。从金太祖收国元年(1115)到金国灭亡(1234),金代山西诗人群体经历了三个时期,大致为:萌芽期、形成期与繁荣期,前后一共囊括85位诗人。他们是金代最为重要的一个文人群体,以大量的诗歌创作丰富了金代文坛,对元代及后世诗人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代文人留下了巨大的财富,并在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金代诗人群体的系统研究,为进一步探讨金代山西区域文化特色的形成原因打下了深厚基础,亦为研究山西地区的古代文学传承做了重要补充。 本文采用“地域复合型”视角与列表统计的研究方法,对山西诗人群体成员的形成、交流唱和情况作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从而更加直观明了的表现出山西诗人群体的主要形成过程、各个阶段诗人之间的酬唱交往情况、以及他们在诗歌审美取向和艺术风格上的互相影响,,力求研究内容的详实与严谨。 金代山西诗人群体的形成背景是复杂而多方面的,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在这里的交融、汉民族与少数民族文化的碰撞、金中后期恢复北方文化重镇的地位等等诸多因素,都为山西诗人群体的萌芽、产生、发展并繁荣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金代初年,文坛陆续出现几位山西诗人的身影,此后山西诗人群体开始进入聚合形成期,一直到金末,山西诗人群体发展进入创作的繁盛期,留下了大量优秀的诗歌作品。在每一个发展阶段,山西诗人群体成员间都不乏交流唱和,以元好问为首的山西诗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或是结为挚友、或是以师生相称、或者结成诗社,在诗歌创作中互相学习、互相影响,虽然有些诗人宗宋,有些诗人学唐,存在一些个体差异,但并不影响其拥有共同的诗歌审美取向与艺术风格,即元好问大力提倡的雄阔蕴藉的诗歌风格。这种特征鲜明的审美取向和艺术风格,在金代诗坛是独树一帜的,直接主导了元代诗美标准的确立,其声威和流派对后世诗坛的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
【关键词】:金代 山西诗人群体 交流唱和 群体风格 诗坛地位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2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14
  • 1.1 研究意义与方法10-11
  • 1.2 研究现状11-14
  • 2 金代山西诗人群体的形成背景14-22
  • 2.1 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融14-17
  • 2.2 北方文化重镇地位的恢复17-22
  • 3 金代山西诗人群体的聚合与演变22-56
  • 3.1 金初文坛崭露头角22-30
  • 3.1.1 由辽入金诗人22-23
  • 3.1.2 由宋入金诗人23-30
  • 3.2 山西诗人群体的形成期30-38
  • 3.2.1 以李晏为代表的过渡期诗人30-32
  • 3.2.2 以元德明为代表的国朝期诗人32-38
  • 3.3 山西诗人群体的发展与繁荣期38-56
  • 3.3.1 两座高峰——元好问、李俊民38-42
  • 3.3.2 遗民诗人群体42-46
  • 3.3.3 其他诗人46-56
  • 4 金代山西诗人群体的交流与唱和56-82
  • 4.1 元好问的赠答诗56-73
  • 4.1.1 元好问同河汾诸老64-66
  • 4.1.2 元好问同其他诗人66-73
  • 4.2 河汾诸老间的交流唱和73-75
  • 4.2.1 麻革与河汾诸老其他成员73-74
  • 4.2.2 二段和其他诗人74-75
  • 4.3 其他诗人之间的交流唱和75-82
  • 4.3.1 寄托友人之思与劝谏之意的诗作75-77
  • 4.3.2 饱含着赞赏引荐的诗作77-82
  • 5 金代山西诗人群体风格、艺术渊源及诗坛地位82-94
  • 5.1 雄阔蕴藉的风格82-84
  • 5.2 艺术渊源84-88
  • 5.2.1 宗宋84-86
  • 5.2.2 学唐86-87
  • 5.2.3 兼学唐宋87-88
  • 5.3 诗坛地位88-94
  • 5.3.1 主导金诗后期的发展方向88-90
  • 5.3.2 对元代及后世的影响90-94
  • 结语94-96
  • 致谢96-98
  • 参考文献98-10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10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传志;;天放奇葩角两雄——陆游与元好问诗歌比较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周惠泉;金元诗人群体研究的重大进展——《河汾诸老诗人群体研究》序言[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李旦初;;论河汾诗派的形成及其文化背景[J];晋阳学刊;1992年06期

4 胡传志;《中州集》文化意义再评价[J];晋阳学刊;1994年02期

5 张晶;;鲜卑诗人元好问的诗歌成就及其北方民族文化基质[J];民族文学研究;1992年03期

6 胡传志;;略论入金辽人的文学意义[J];民族文学研究;2006年04期

7 牛贵琥;;金代统一区域文化形成后的诗歌理论[J];民族文学研究;2010年03期

8 郭鹏;;“稷亭二段”之诗社活动及其历史意义[J];民族文学研究;2012年03期

9 王万志;;略论金代山西文人与地域文学的发展及原因[J];史学集刊;2009年02期

10 周惠泉;;元好问研究发微[J];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文卓;刘祁《归潜志》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783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7783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2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