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汉唐民歌中鸟意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2 13:24

  本文关键词:汉唐民歌中鸟意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汉唐 民歌 鸟意象 内涵


【摘要】:本论文围绕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民歌文本,对此阶段民歌中鸟意象的演变历程、艺术特征、“鸟”意象之内涵以及写作技巧,进行勾勒与分析,揭示其在民歌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本文的绪论确定了选题“汉唐民歌”的所指,即产生于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歌辞与谣辞,指出本文搜罗包含鸟意象的民歌主要来自《乐府诗集》《古今风谣》《云谣集杂曲子》《敦煌曲子词》《古谣谚》《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全唐诗》《全唐诗补编》等集子;并对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作了梳理。正文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介绍了汉唐民歌鸟意象在各个阶段的文献概况及发展演变,将汉唐九百余年分为三个阶段,对这三个阶段与鸟意象相关的民歌进行剖析,总结了各时期民歌中鸟意象的艺术特征,并且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的看来,两汉至隋唐期间,歌辞形式从四言、杂言发展到五言、七言,并逐渐固定下来,遵循了古代诗文句式发展的规律,既有“诗歌”,又有“曲子词”的形式;同时,鸟意象种类趋于多样化,且意象内涵更为丰富,民歌歌辞从最初描绘鸟类简单生理活动,到后来将鸟拟人化,这种发展加深了禽鸟的文化底蕴、意象内涵。第二章:汉唐民歌中鸟意象所深含的人文内涵颇为丰富,一方面,古代社会发展较缓慢,因而劳动人民产生了得道成仙的观念,又有寄希望于某种征兆上的心理暗示;另一方面,生命情感是人类自然而然产生的,无论是男女双方情爱还是个体生命的情感体验,都值得思考。因而此部分主要讨论了民歌鸟意象的三种内涵,即神秘主义思维、男女情爱象征以及孤独的生命体验。第三章:主要分析了汉唐民歌中塑造鸟意象写作技巧。第一节讨论了“禽言”现象的萌芽,它的崭露头角丰富了民歌鸟意象的表现方式,将人与鸟直接联系起来,创作者以鸟“说人话”的方式表达“人”的思想;第二节分析了鸟意象与其他意象并置现象,认为这一现象的出现体现了鸟与其他生物并存时,作者对禽鸟与人类关系的思考及其审美情趣;第三节探讨了鸟意象营造的修辞技巧,如比兴、象征等。总之,这些艺术技巧丰富了民歌歌辞表达方式,实现了借禽鸟抒情言志的目的。
【关键词】:汉唐 民歌 鸟意象 内涵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2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绪论9-14
  • 第一章 汉唐民歌中鸟意象的发展演变14-31
  • 第一节 汉代民歌中的鸟意象14-19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民歌中的鸟意象19-23
  • 第三节 唐代民歌中的鸟意象23-28
  • 第四节 汉唐民歌中鸟意象的艺术特征28-31
  • 第二章 汉唐民歌中鸟意象的观念内涵31-47
  • 第一节 神秘主义思维31-36
  • 第二节 男女情爱象征36-41
  • 第三节 孤独生命体验41-47
  • 第三章 汉唐民歌中鸟意象的营造47-63
  • 第一节“禽言”现象的萌芽48-53
  • 第二节 鸟意象与其他意象并置53-59
  • 第三节 修辞手法的使用59-63
  • 结语63-65
  • 参考文献65-69
  • 致谢69-70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爱群;;民歌的文学美[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1期

2 努尔艾力·库尔班;;浅谈维吾尔族民间故事的分类问题[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8期

3 梁庆华;;敦煌变文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审美意义[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4 焦丹;;德宏州潞西市五岔路乡汉族民歌的相关调查[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5 刘欣;;《遮帕麻和遮米麻》审美价值初探[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6 刘蜀子;何国正;;论民间文学的审美价值——从语言魅力谈起[J];大众文艺;2010年12期

7 郑娟;;堪叹古今情不尽,可怜风云债难酬——解读牛郎织女故事的文化内蕴[J];大众文艺;2011年04期

8 王二梅;纪荣;;说书漫谈[J];传承;2010年03期

9 梁利玲;;《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研究综述[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10 高亚斌;;藏族民间谚语及其文化特征——以50-70年代藏族小说为例[J];长江论坛;2013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郭远;新民谣的情教功能[D];上海大学;2012年

2 李秋菊;清末民初时调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3 刘波;20世纪上半叶中国民间文艺学基本话语的嬗变[D];复旦大学;2007年

4 李英姿;传统与现代的变奏[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5 代兴安;嘎达梅林之歌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6 缪昌武;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私营经济政策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7 柴楠;民间故事的生成与接受[D];辽宁大学;2013年

8 赛罗;中国和斯里兰卡的“异类婚”故事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9 陈日红;广西苗族歌谣研究[D];暨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敬儒;冀中民间故事嬗变研究(1980-2010年)[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覃继督;“表演理论”在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中的应用述评[D];云南大学;2011年

3 胡雪梅;跨视域中的萨玛神原型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4 阳林碧;《岭南逸史》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5 安静;黔西北彝族民间歌谣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寇紫遐;论凌力长篇历史小说中的民间写作倾向和女性写作倾向[D];新疆大学;2004年

7 安磊;云南花灯语体特征探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陈瑜;汉语谜语理解的认知解读:概念整合分析法[D];西南大学;2008年

9 慕俊杰;试论民间文学学科构建中的几个基本问题[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10 卢璐;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主体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788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7788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a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