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五年苏轼文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6 15:27
本文关键词:元丰五年苏轼文学研究
【摘要】:上世纪80年代,有学者提出了“苏东坡文艺创作黄州高峰说”,其中元丰五年作为苏轼黄州时期文学创作高峰之高峰,成为其整个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本文就试图从四个方面来对元丰五年的苏轼文学进行综合研究,就为何苏轼会在元丰五年出现文学创作的巅峰作详细解读: 第一章主要是从元丰五年影响苏轼创作的各种环境因素来考虑。分别从政治环境与审美环境等客观条件以及与不同类型的友人交往这一主观条件来具体阐述元丰五年苏轼创作巅峰出现之可能性。 第二章主要是从儒、释、道思想对苏轼元丰五年创作的影响进行分析。通过依次对苏轼儒释道思想进行历时性的研读,揭示了贬黄之后苏轼对儒、释、道的重新理解和认识,论证了元丰五年为苏轼出现儒释道思想完美融合的时间节点。其乐观旷达品格的形成,,促成了苏轼元丰五年的创作成就。 第三章主要是从苏轼谪黄之后的心态变化来阐释元丰五年文学巅峰产生的根源。从产生心理落差的窒闷期,到逐步适应的过渡期,最终到元丰五年的融合期,苏轼于人生逆旅中建立了一种良好的心态,成为其由早年间的豪放不羁向晚年时的淡泊无为转变的关键,处于这一转折点的特殊心态也使苏轼达到了黄州时期文学创作的巅峰。 第四章主要对黄州时期苏轼的文学作品进行了定量分析,分别从诗、词、文、赋的体裁分类角度对苏轼谪黄每一年的作品做量化统计,以数据的形式论证元丰五年为苏轼谪黄时创作的高峰。
【关键词】:苏轼 元丰五年 环境 思想 心态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6.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0
- 第一章 元丰五年苏轼文学创作的环境因素10-40
- 1.1 政治环境10-12
- 1.2 审美环境12-16
- 1.3 交友环境16-40
- 1.3.1 方外交游16-23
- 1.3.2 文人雅士23-37
- 1.3.3 邻里亲友37-40
- 第二章 元丰五年苏轼的思想状况40-65
- 2.1 儒家思想40-45
- 2.2 释家思想45-50
- 2.3 道家思想50-65
- 2.3.1 向往仙道52-53
- 2.3.2 归隐田园53-59
- 2.3.3 超然物外59-65
- 第三章 元丰五年苏轼的心态变化65-75
- 3.1 初到黄州“难受不适”65-68
- 3.2 漫长时日“渐趋适应”68-71
- 3.3 元丰五年“完全融合”71-75
- 第四章 黄州时期苏轼文学作品定量分析75-91
- 4.1 元丰三年苏轼文学作品定量分析75-78
- 4.2 元丰四年苏轼文学作品定量分析78-81
- 4.3 元丰六、七年苏轼在黄文学作品定量分析81-85
- 4.4 元丰五年苏轼文学作品定量分析85-91
- 结语91-92
- 附录一92-96
- 附录二96-123
- 参考文献123-125
- 导师与作者简介125-126
- 后记12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秋宏;试论苏轼黄州时期的思想和创作[J];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孙惠芳;;论苏轼黄州诗词创作中的“心隐”情结[J];大连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3 饶学刚;;姓名高挂在黄州——苏东坡文艺创作高峰在黄州初探[J];黄冈师专学报;1982年03期
4 帅杨;;论苏轼谪居黄州期间的心灵历程[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S1期
5 饶学刚;;再论苏东坡文艺创作的高峰在黄州[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6 杨胜宽;;《雪堂记》与苏轼黄州“适意”的贬谪生活[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7 韩丽霞;;超然心态与苏轼黄州文学创作[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谈祖应;;北宋元丰五年文坛的伟大神话——苏东坡“两赋一词”著作的审美心理探析[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9 木斋;李明华;;论苏轼诗歌创作与佛禅关系的三次转折[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10 曹志平;;论苏轼的“归隐情结”及其文化心态[J];齐鲁学刊;2006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增辉;北宋中后期贬谪与文学[D];复旦大学;2011年
2 刘燕飞;苏轼哲学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242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924283.html